宏观交通流速度梯度粘滞模型稳定性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747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宏观交通流速度梯度粘滞模型稳定性建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模型难以直接处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新的交通模型,得到了交通拥堵问题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从而采用全局稳定性角度从宏观上判定交通是否会出现拥堵或其它异常现象,为交通控制、决策提供基本依据,直接应用到处理处理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模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大大增加,国际上很多国家的设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发展速度,特别是大、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足、交通信号控制的不协调、交通疏导系统缺乏、车辆调度和管理的混乱、交通参与者的交规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城市交通较拥挤现象,由此又引发了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问题,它涉及到了城市交通网络的综合控制、 交通信息的综合采集及网络传输技术、交通智能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交通流诱导技术、以及车辆运输智能调度方法、城市智能交通规划方法、交通安全检测、交通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上述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相关性极强的综合体,很难采用统一的描述形式刻画这一复杂问题;因此,对于交通系统的描述也各式各样, 其中采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建立的宏观和微观模型分析交通特性者居多;在宏观交通流模型中,交通流被视为由大量车辆组成的可压缩连续流体介质,研究车辆集体的平均行为,单个车辆的个体特性并不凸显。宏观交通流模型以车辆的平均密度P、平均速度V和流量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宏观交通流速度梯度粘滞模型稳定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建立宏观交通流模型(math)??(mrow)?(msup)?(mi)σ(/mi)?(mn)2(/mn)?(/msup)?(mfrac)?(mrow)?(mo)∂(/mo)?(mi)η(/mi)?(/mrow)?(mrow)?(mo)∂(/mo)?(mi)t(/mi)?(/mrow)?(/mfrac)?(mo)-(/mo)?(msub)?(mi)ρ(/mi)?(mi)m(/mi)?(/msub)?(msup)?(mi)η(/mi)?(mn)2(/m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忠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