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将左弯管主梁、右弯管主梁连接成一体结构。车架采用了一体式双弯管结构,有效提供了整体车架的强度,多端点横向加固件能提高车架的抗扭系数,其安全系数相比较传统的设计就更有较大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童车车架结构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比文件,专利号:200720019916. 7,专利权人赵景德,申请日2007. 03. 26,本案公开了一种“带有减振装置的三轮童车车架”,包括水平梁,水平梁的前端固接有前叉管、 后端固接有后叉管,前叉管内装有上伸的车把芯轴,车把芯轴的下端与前叉固接、上伸出端固接有车把,其特征是在水平梁的前端部位固接有伸向后下方的下斜梁,后叉管的底面支撑在减振弹簧上,该减振弹簧的下端固接在下斜梁上。从上述对比文件中可以看出,现有的通车车架均采用单管结构,车架整体的强度不够,尤其是靠椅部分,容易发生断裂事故。由于上述技术的缺陷,故仍然需要对现有的车架靠椅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采用双车架管体结构,而且采用一体式弯管结构,有效增强了车架的整体强度,尤其是靠椅部分的强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它主要包括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将左弯管主梁、右弯管主梁连接成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其采用车架靠椅的受力效果,将车架在整体运行中所产生的力都进行吸收。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也使得在运动过程中能更平稳、 更安全的受力。相比较于传统靠椅的受力方式,这种新型的车架靠椅结构就能够更好的承受运动时所产生的力量。在售后的一些修理也变得更为简易,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就可,从根本上解除了顾客修理车架靠椅的问题。车架采用了一体式双弯管结构,有效提供了整体车架的强度,多端点横向加固件能提高车架的抗扭系数,其安全系数相比较传统的设计就更有较大一步的提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具体使用习惯来进行车架靠椅的改变,更好地体现了车架靠椅的人性化设计。从而提高了该设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创新特点和显著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它主要包括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2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2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7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6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6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4,前主梁连接片4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5,前主梁连接片4将左弯管主梁1、右弯管主梁2连接成一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左弯管主梁1的弯管的直径为15mm-25mm,其材质为金属,弯管的角度为30 ° -9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右弯管主梁2的弯管的直径为15mm-25mm,其材质为金属,弯管的角度为30 ° -9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U形主横梁3的长度为10cm-50cm,其材质为金属。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前主梁连接片4的厚度为5mm-15mm。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轴管连接片5的厚度为5mm-15mm。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前主梁连接管6的长度为10cm-30cm。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靠背本体7的材质为人造皮质、橡胶、塑料。图1为一款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采用左弯管主梁、右弯管主梁和U形主梁作为车体的整体结构,靠背本体设于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产品完全突破现有设计局限,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性地提供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使用合理的力学原理使车架靠椅能够承受尽可能多的力,达到十分良好的受力效果。其创新价值在于完全突破了现有各种靠椅设计的局限,提供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成功实现了现有车体运动时靠椅所受的力能够完全承受,也对整体的车架不会受到影响,产生任何不良反应,成功实现了靠椅结构的受力作用,在确保品质和功能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所有靠椅结构都在运动中容易产生不稳定现象。可以以保留车架的整体结构,只更换车架中损坏的部件,从而大大降低了一体式车架靠椅的生产与投资成本,同时在外形上也给予了较大改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对靠椅进行不同要样式,颜色的修改,一但靠椅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了破损,只需对靠椅进行更换就可。更人性化的设计,也使得维修过程变得更为简易,只需对维修人员进行最基本的培训,方便了一体式车架靠椅的日常维修,大大降低了其维护成本,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的靠椅在受力效果、外观造型、生产以及维护成本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和缺点,而且可实现靠椅的自由更换和组合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它主要包括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O),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 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2) 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O)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7)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O)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6) 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6)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G),前主梁连接片(4)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5),前主梁连接片(4)将左弯管主梁(1)、右弯管主梁( 连接成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 (1)的弯管的直径为15mm-25mm,其材质为金属,弯管的角度为30. ° -90°。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弯管主梁 ⑵的弯管的直径为15mm-25mm,其材质为金属,弯管的角度为30. ° -90°。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主横梁 (3)的长度为10cm-50cm,其材质为金属。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梁连接片⑷的厚度为5mm-15mm。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管连接片 (5)的厚度为5mm-15mm。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梁连接管㈩)的,长度为10cm-30cm。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7) 的材质为人造皮质、橡胶、塑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和弯管主梁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和右弯管主梁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前主梁连接片将左弯管主梁、右弯管主梁连接成一体结构。车架采用了一体式双弯管结构,有效提供了整体车架的强度,多端点横向加固件能提高车架的抗扭系数,其安全系数相比较传统的设计就更有较大一步的提升。文档编号B62K9/00GK102285407SQ201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车架靠椅结构,它主要包括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2)呈平行对称设置,左弯管主梁(1)和弯管主梁(2)中部通过U形主横梁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的一端通过靠背本体(7)连接成一体,左弯管主梁(1)和右弯管主梁(2)的另一端前主梁连接管(6)连接成一体,前主梁连接管(6)正下方设有前主梁连接片(4),前主梁连接片(4)上端设有轴管连接片(5),前主梁连接片(4)将左弯管主梁(1)、右弯管主梁(2)连接成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