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294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挤压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力,解决现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挤压冲头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反挤压筒的内腔由导向腔和反挤压成型腔组成,其下端带有一个限位台阶;底座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其内腔由反挤压筒滑动腔、顶件块滑动腔和垫板腔三部分组成;限位台阶与反挤压筒滑动腔滑动配合;顶件块的大端与顶件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小端与反挤压成型腔滑动配合;垫板为一带有中心孔的圆环件,安置在垫板腔内,其中心孔与压力机的顶杆滑动配合;限位法兰用n个均布的紧固螺栓与底座的上端固定,n为正整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反挤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反挤压成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少无切削的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具有“高效、优质、 低消耗”等特点,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杯形件是反挤压典型制件。对于杯形件的制备,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反挤压成型技术。由于反挤压成型过程中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材料抗力较强,且金属流动时与凸模、凹模均有相对运动,摩擦力较大,对设备吨位要求较高。为减小成型力,较大一些的黑色金属反挤压制件都采用热反挤压成型技术,但据资料统计黑色金属热反挤凸模冲头直径大都仍局限在100毫米之内,且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可有效降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力,解决现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挤压冲头、紧固螺栓、限位法兰、反挤压筒、底座、顶件块、垫板;所述反挤压冲头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所述反挤压筒为一个带有内腔的阶梯轴,其内腔的上面部分为略大于反挤压制件外直径的导向腔,下面部分为反挤压成型腔,阶梯轴的下端带有一个限位台阶,限位台阶的厚度为a;所述底座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其内腔由三个直径各不相同的三部分组成,上面部分为反挤压筒滑动腔,中间部分为顶件块滑动腔,底部为垫板腔,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为h ;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为一阶梯轴,其大端与所述顶件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其小端与所述反挤压成型腔滑动配合;所述垫板为一带有中心孔的圆环件,安置在所述垫板腔内,其上端面支承着所述顶件块,下端面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接触,中心孔与压力机的顶杆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法兰用η个均布的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a、h为正数,η为正整数。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h大于限位台阶的厚度a与反挤压成型结束时反挤压筒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b之和的1. 2倍,a、b和h均为正数。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1)反挤压成型过程中,部分金属被反挤向上流动,由此而产生的坯料与反挤压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对于大型杯形件反挤压而言,此摩擦力会非常大,不宜由模具本身来承当,本技术中的模具采用反挤压筒滑动的办法,可部分克服摩擦力的影响,大大减小反挤压成型力,省力效果明显;(2)反挤压成型终了、取走反挤压制件后模具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初始状态,为下次反挤压成型做好了准备,可提高生产效率;(3)本技术适用范围宽,可用于冷、温、热反挤压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将坯料放入导料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将坯料压入反挤压筒并与顶件块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挤压成型过程结束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反挤压制件脱模后的状态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反挤压冲头2、 紧固螺栓4、限位法兰5、反挤压筒6、底座7、顶件块8、垫板9 ;所述反挤压冲头2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所述反挤压筒6为一个带有内腔的阶梯轴,其内腔的上面部分为略大于反挤压制件11外直径的导向腔,下面部分为反挤压成型腔,阶梯轴的下端带有一个限位台阶, 限位台阶的厚度为a;所述底座7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其内腔由三个直径各不相同的三部分组成,上面部分为反挤压筒滑动腔,中间部分为顶件块滑动腔,底部为垫板腔,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为h ;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8为一阶梯轴,其大端与所述顶件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其小端与所述反挤压成型腔滑动配合;所述垫板9为一带有中心孔的圆环件,安置在所述垫板腔内,其上端面支承着所述顶件块8, 下端面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接触,中心孔与压力机的顶杆10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法兰5用 η个均布的所述紧固螺栓4与所述底座7的上端固定,a、h为正数,η为正整数。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h大于限位台阶的厚度a与反挤压成型结束时反挤压筒6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b之和的1.2倍,a、b和h均为正数。本技术的使用步骤如下①将加热后的坯料3放置在反挤压筒4的导料腔内;②压力机压头1下压,带动反挤压冲头2接触到坯料3 ;③压力机压头1继续下压,带动反挤压冲头2压下坯料3,坯料3由反挤压筒6的导料腔被压入到反挤压筒6的反挤压成型腔,其底部与顶件块8接触;④压力机压头1继续下压,带动反挤压冲头2压入坯料3,开始反挤压成型过程, 部分金属被反挤向上流动,带动反挤压筒6沿反挤压筒滑动腔向上滑动,直到反挤压成型过程结束,反挤压筒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b ;此过程中坯料3被反挤压成型为反挤压制件 11 ;⑤压力机压头1停止下压并反向提起,带动反挤压冲头2、反挤压制件11以及反挤压筒6向上运动,反挤压筒6的限位台阶的上表面与限位法兰5的下表面相接触,反挤压筒 6被限制运动,而反挤压制件11在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被卸料板(图中未标出)限制运动,脱离反挤压冲头2,然后压力机的顶杆10向上顶出,推动顶件块8向上顶出反挤压制件 11,反挤压制件11脱离反挤压筒6,反挤压筒6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其限位台阶的下端面与底座7的反挤压筒滑动腔的底面接触,反挤压制件11在脱模后被取出;⑥压力机的顶杆10向下收回、顶件块8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到与垫板9接触, 模具恢复到初始状态;⑦重复上述工艺步骤①到⑥,可连续不断地完成大型杯形件的热反挤压成型。所述步骤④结束时,反挤压筒6的限位台阶的上表面与限位法兰5的下表面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接触。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挤压冲头 (2)、紧固螺栓(4)、限位法兰(5)、反挤压筒(6)、底座(7)、顶件块(8)、垫板(9);所述反挤压冲头( 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所述反挤压筒(6)为一个带有内腔的阶梯轴,其内腔的上面部分为略大于反挤压制件(11)外直径的导向腔,下面部分为反挤压成型腔,阶梯轴的下端带有一个限位台阶,限位台阶的厚度为a;所述底座(7)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其内腔由三个直径各不相同的三部分组成,上面部分为反挤压筒滑动腔,中间部分为顶件块滑动腔,底部为垫板腔,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为h ;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8)为一阶梯轴,其大端与所述顶件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其小端与所述反挤压成型腔滑动配合;所述垫板(9)为一带有中心孔的圆环件,安置在所述垫板腔内, 其上端面支承着所述顶件块(8),下端面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接触,中心孔与压力机的顶杆 (10)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法兰(5)用η个均布的所述紧固螺栓⑷与所述底座(7)的上端固定,a、h为正数,η为正整数。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h大于限位台阶的厚度a与反挤压成型结束时反挤压筒(6)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b之和的1. 2倍,a、b和h均为正数。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材料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反挤压成型装置。本技术可降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力,解决现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反挤压冲头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反挤压筒的内腔由导向腔和反挤压成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型杯形件的反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挤压冲头(2)、紧固螺栓(4)、限位法兰(5)、反挤压筒(6)、底座(7)、顶件块(8)、垫板(9);所述反挤压冲头(2)装配在压力机滑块上;所述反挤压筒(6)为一个带有内腔的阶梯轴,其内腔的上面部分为略大于反挤压制件(11)外直径的导向腔,下面部分为反挤压成型腔,阶梯轴的下端带有一个限位台阶,限位台阶的厚度为a;所述底座(7)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其内腔由三个直径各不相同的三部分组成,上面部分为反挤压筒滑动腔,中间部分为顶件块滑动腔,底部为垫板腔,反挤压筒滑动腔的高度为h;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反挤压筒滑动腔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8)为一阶梯轴,其大端与所述顶件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其小端与所述反挤压成型腔滑动配合;所述垫板(9)为一带有中心孔的圆环件,安置在所述垫板腔内,其上端面支承着所述顶件块(8),下端面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接触,中心孔与压力机的顶杆(10)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法兰(5)用n个均布的所述紧固螺栓(4)与所述底座(7)的上端固定,a、h为正数,n为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继红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威尔重型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