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415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底座(1)、支承杆(2)及连接杆(4),支承杆(2)设置在底座(1)上,支承杆(2)连接有固定件(3),连接杆(4)设有定位孔(5),固定件(3)穿过定位孔(5),且固定件(3)上设有紧固支承杆(2)和连接杆(4)连接结构的紧固件(6)。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杆(4)与手和被操作部件连接,可降低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动力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工件的生产加工及测试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对工件或机械部件进行上提、下拉操作,为了操作的方便,现今人们主要通过手握工件或机械部件进行上提、下拉操作。然而在一些高速运转的机械中直接手握机械部件或工件进行上提、下拉操作,这在操作失误时存在较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将动力传输给机械部件或工件,从而降低操作风险的动力传输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底座、支承杆及连接杆,所述支承杆设置在底座上,支承杆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杆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件穿过定位孔,且固定件上设有紧固支承杆和连接杆连接结构的紧固件。所述支承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块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支承杆连接。 本专利技术将支承杆设置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块沿水平方向设置,这样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作用力传输时能避免连接杆在支承杆上发生偏移。所述定位孔为设置在连接杆中央部位的腰型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定位孔设置为腰型孔,可通过本专利技术作用机械部件或工件的不同,以及作用场合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承杆(2)及连接杆(4),所述支承杆(2)设置在底座(1)上,支承杆(2)连接有固定件(3),所述连接杆(4)设有定位孔(5),所述固定件(3)穿过定位孔(5),且固定件(3)上设有紧固支承杆(2)和连接杆(4)连接结构的紧固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承杆(2)及连接杆(4),所述支承杆 (2)设置在底座(1)上,支承杆(2)连接有固定件(3),所述连接杆(4)设有定位孔(5),所述固定件(3)穿过定位孔(5),且固定件(3)上设有紧固支承杆(2)和连接杆(4)连接结构的紧固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昶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贺昶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