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2044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4),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所述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3),所述机翼分为左机翼(1)和右机翼(2),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21),左、右机翼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分别连接左、右斜撑杆(22、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布局紧揍简单,部件相对较少,组装速度快,易于维护,具有机动性与稳定性兼顾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遥控飞机,尤其涉及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型电动遥控固定翼飞机模型,机体采用木制框架结构,结构复杂、机构过时、组装困难、机身结构强度差、内部装饰简单,维护麻烦、抗摔性差、飞行机动性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部件零散、内部装饰、抗摔性差、飞行机动性与稳定性差、维修复杂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座舱采用透明ABS材料,并采用一体化的飞机机身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和垂尾,所述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所述机翼分为左机翼和右机翼,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左、右机翼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分别连接左、右斜撑杆。所述座舱采用整体结构。所述左、右机翼相连接处的上表面搭接一块连接片,固定螺丝穿过连接片将左、右机翼固定在所述座舱上。所述机身分为左侧机身和右侧机身。所述机身头部设有机头罩。所述机身和机翼采用EPO发泡材料。所述左、右平尾和垂尾采用KT板。所述座舱和天窗采用透明ABS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布局紧揍简单,部件相对较少,组装速度快,易于维护,具有机动性与稳定性兼顾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机翼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4,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3,机翼分为左机翼1和右机翼2,参看图2,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21,左、右机翼相对的端部用胶水粘接,天窗3四周与左、右机翼相接的地方亦用胶水粘接。左机翼1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连接左斜撑杆22,右机翼2与机身腹部之间连接右斜撑杆23。参看图1和图3示出的较佳实施例,左、右机翼相连接处的上表面搭接一块连接片 24,固定螺丝25穿过连接片将左、右机翼固定在所述座舱4上。连接片M与左、右斜撑杆共同作用,极大提高了机翼强度。为了注塑方便,机身分为左侧机身9和右侧机身7。机身头部设有机头罩8。机身和机翼采用高密度的EPO发泡成形。EPO具有易成型,表面光滑,性能稳定,韧性高,密度低的特点,适合做保形支撑结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采用KT 板,并热压成型,KT板具有易成型,性能稳定,强度高。座舱4和天窗3采用透明ABS材料, 并且座舱4采用整体结构,取消了以往木制框架的座舱,减少了座舱的零部件,极大地提高了飞机强度,增强抗坠性,同时提高外观象真度。使用透明ABS注塑成型强度高,尺寸精确, 易于成型,材料和加工成本底,机体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刚性。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非起限制作用。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4),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3),所述机翼分为左机翼(1)和右机翼(2),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21),左、右机翼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分别连接左、右斜撑杆(22、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4) 采用整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机翼(1、2)相连接处的上表面搭接一块连接片(24),固定螺丝(25)穿过连接片将左、右机翼固定在所述座舱(4)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分为左侧机身(9)和右侧机身(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头部设有机头罩(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和机翼采用EPO发泡材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采用KT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4) 和天窗(3)采用透明ABS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4),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所述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3),所述机翼分为左机翼(1)和右机翼(2),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21),左、右机翼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分别连接左、右斜撑杆(22、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布局紧揍简单,部件相对较少,组装速度快,易于维护,具有机动性与稳定性兼顾的优点。文档编号A63H27/18GK202070156SQ201120124099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崇昆, 赵玉刚 申请人:深圳市艾特航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象真度模型飞机一体化机身结构,其包括:中空的机身,设于机身背部的座舱(4),设于座舱顶部的机翼,设于机身尾部的左、右平尾(10、11)和垂尾(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上方设有隆起的天窗(3),所述机翼分为左机翼(1)和右机翼(2),左、右机翼相连接的端部之间设有容纳天窗的凹槽(21),左、右机翼下表面与机身腹部之间分别连接左、右斜撑杆(22、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刚林崇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航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