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167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支撑杆的作用,为整个机身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杆可从机身卸载;通过将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二连接框架的底层对应接合,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到连接固定部的螺孔中固定,将销钉插入到销钉槽中,即可实现无人机机身的固定连接。在进一步通过将限位片通过底座的限位槽孔分别插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槽中,确保机身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对于无人机而言,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机身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制作而成。然而,将机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制作,造成了维修极不方便,且当机身某一部位出现损伤无法修复时,又不得不更换无人机的整个机身,极大的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了现有技术中手抛无人机的机身维修成本高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包括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一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与第二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二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对称分布在机身内部的四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以及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段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为包括底层和面层的双层四方形结构,两层之间通过位于四角的中空圆柱形的销钉槽固定连接,底层结构位于底部两端对称设置的定位孔,底层内部设置有呈十字型的架构,位于所述十字型的连接处设有圆形的连接固定部,所述连接固定部中心设有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底层两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部和第二限位槽内部分别对称设置有横截面呈长方形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框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结构一致。所述的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从底座延伸出的对称设置的卡接片,所述卡接片内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底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孔连通;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从底座延伸出的卡接片,所述卡接片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孔连通。通过将限位片通过底座的限位槽孔分别插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槽中,确保机身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所述第一侧段内部的两端在四个角落的位置对称设有4个定位环。所述第二侧段内部的两端在四个角落的位置对称设有4个定位环。本技术中,通过支撑杆的作用,分别穿过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的定位环以及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的连接部件的作用为整个机身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杆可从机身卸载;通过将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二连接框架的底层对应接合,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以及通过螺钉连接到连接固定部的螺孔中固定,将销钉插入到销钉槽中,即可实现无人机机身的固定连接。在进一步通过将限位片通过底座的限位槽孔分别插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槽中,确保机身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通过将无人机的机身分成第一侧段和第二侧段,结合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构成一个结构可拆卸的机身,这样使得当无人机的机身出现局部损坏时,能够对应的拆除出现损坏的部位进行维修,操作简单、方便。且当机身的局部因出现损坏而无法修复时,也可以对应的拆除无法修复的部位,即对无法修复的部位进行更替即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机身采用一体化整体设计,而使得出现机身局部损伤无法修复时,不得不更换手抛无人机的整个机身的技术缺陷,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包括第一侧段1、第二侧段2、第一连接框架3、第二连接框架4、支撑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与第一侧段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4与第二侧段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与第二连接框架4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对称分布在机身内部的四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一侧段1、第二侧段2、第一连接框架3以及第二连接框架4。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段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框架4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段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为包括底层和面层的双层四方形结构,两层之间通过位于四角的中空圆柱形的销钉槽31固定连接,底层结构位于底部两端对称设置的定位孔32,底层内部设置有呈十字型的架构33,位于所述十字型的连接处设有圆形的连接固定部34,所述连接固定部中心设有螺孔35。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的底层两端设有第一限位槽36和第二限位槽37,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部和第二限位槽内部分别对称设置有横截面呈长方形的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下方对称设置有卡接部8,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卡接部固定卡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4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3的结构一致。所述的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6和第二限位结构7,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底座61,以及从底座延伸出的对称设置的卡接片62,所述卡接片内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底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孔连通;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底座71,以及从底座延伸出的卡接片72,所述卡接片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孔连通。所述第一侧段1内部的两端在四个角落的位置对称设有4个定位环(未标注)。所述第二侧段2内部的两端在四个角落的位置对称设有4个定位环(未标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是技术中所有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

【技术保护点】
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包括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一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与第二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二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对称分布在机身内部的四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以及第二连接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包括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一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与第二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与第二连接框架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对称分布在机身内部的四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一侧段、第二侧段、第一连接框架以及第二连接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可卸载的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段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为包括底层和面层的双层四方形结构,两层之间通过位于四角的中空圆柱形的销钉槽固定连接,底层结构位于底部两端对称设置的定位孔,底层内部设置有呈十字型的架构,位于所述十字型的连接处设有圆形的连接固定部,所述连接固定部中心设有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卸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山李宛隆柯宗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