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材料改性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3365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材料改性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1)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制备;2)配置葡萄糖和锂源的水溶液,将步骤1)中的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和碳材料充分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浊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00~300℃保温18~32h,冷却、洗涤、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用碳材料改性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热法添加的碳材料可有效提高锰酸锂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并能和活性物质保持良好的接触,保证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锰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锰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着诸多优点(1)体积效应好;(2)对过充保护要求低;(3)具有独特的三维离子迁移通道,有利于锂离子在晶体中扩散,适合应用在大功率快速充放电的领域。鉴于这些优点,使锰酸锂成为最有希望替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之一。目前,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固相合成法;二是液相合成法,也有其它一些合成方法。针对锰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改进现有的合成工艺,积极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对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初始比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是今后锂锰氧化物研究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针对引起锰酸锂的容量衰减机理,国内外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公认的引起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锰酸锂在循环过程中发生Jahn-Teller 效应,导致尖晶石晶格发生畸变,伴随着很大的体积变化,使电极的阻抗增大,从而引起容量衰减。(2)循环过程中,在电解液的作用下锰酸锂中的Mn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和 Mn4+,其中Mn2+溶入电解液中,导致循环性能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0℃下保温18~32h,冷却、洗涤、干燥,得到锂离子电池用碳材料改性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材料改性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1)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制备;2)配置葡萄糖和锂源的水溶液,将步骤1)中的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和碳材料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浊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00~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强强邱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