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4202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普适性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制锰盐溶液和碱性试剂溶液,待充分溶解后按照锰离子与碱性试剂摩尔比为1:(1~8)共同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在微波激发加热条件下冷凝回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碳酸锰前驱体,将其放入高温炉中在200~700℃温度下热处理1~10小时得到蛋黄‑蛋壳结构三氧化二锰,随后通过简单的高温固相法,可以得到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LiMn2O4,LiNi0.5Mn1.5O4,LiNixCoyMn1‑x‑yO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普适性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制备LiMn2O4,LiNi0.5Mn1.5O4,LiNixCoyMn1-x-yO2(0<x+y<1),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0<x<1)和xLi2MnO3·(1-x)LiNi0.5Mn0.5O2(0<x<1)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当今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提高其能量密度,同时保证具有较低的价格,高的热稳定性以及长的循环寿命。与传统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相比,锰基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目前很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传统的块体材料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他们本身的限制,并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高能量与功率密度要求。最近,纳米结构材料正在成为解决这些限制的主要驱动力。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锰基正极材料已经被广泛的报道,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制备的纳米线状结构锰酸锂在10C和60C电流密度下分别可以达到105和100mA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11004142.html" title="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锰盐和碱性试剂分别溶于亲水性溶剂中,溶解后溶液中锰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5~1.50mol/L,碱性试剂的摩尔浓度为0.20~6.00mol/L,充分溶解后备用;(2)将步骤(1)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比例为锰离子与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1~8);在微波激发加热条件下冷凝回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碳酸锰前驱体;(3)将上步得到的碳酸锰前驱体放入高温炉中在200~700℃温度下热处理1~10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蛋黄‑蛋壳结构三氧化二锰,随后与锂盐或锂盐、镍盐或锂盐、镍盐、钴盐在乙醇中充分混合,然后在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锰基正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锰盐和碱性试剂分别溶于亲水性溶剂中,溶解后溶液中锰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5~1.50mol/L,碱性试剂的摩尔浓度为0.20~6.00mol/L,充分溶解后备用;(2)将步骤(1)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比例为锰离子与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1~8);在微波激发加热条件下冷凝回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碳酸锰前驱体;(3)将上步得到的碳酸锰前驱体放入高温炉中在200~700℃温度下热处理1~10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蛋黄-蛋壳结构三氧化二锰,随后与锂盐或锂盐、镍盐或锂盐、镍盐、钴盐在乙醇中充分混合,然后在120℃条件下干燥,研磨30分钟后得到前驱体粉体,最后,将前驱体粉体转移至高温炉中在500~1000℃温度下热处理1~20小时,随炉温冷却至室温得到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锰盐为氯化锰,硝酸锰,乙酸锰,硫酸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传宝吴宇张君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