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增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25878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BDV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增殖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Ver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的驯化;2)IBDV病毒增殖:将驯化的细胞接种到含0.25%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待细胞粘附到微载体并开始生长时接种IBDV病毒,90h收获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从ATCC引进的Vero细胞进行驯化,降血清的培养,最终获得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条件下的Vero细胞,同时改进IBDV病毒增殖时培养基成分,减少外源性病毒的影响,提高IBDV在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条件下的病毒效价。通过优化病毒繁殖培养基增殖的IBDV病毒效价高于未优化培养基增殖的IBDV和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IBDV病毒效价;与Vero细胞有血清培养的IBDV相当;免疫原性实验表明:该病毒的免疫原性强,适合作为疫苗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在无血清培养基及微载体的悬浮培养Vero上的增殖,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早发生于美国Delaware州的Gamboro地区, 主要感染3飞周龄的青年鸡,病毒在法氏囊的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1980年以后该病传入我国并大面积暴发和持续流行,严重影响了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当前对于该病普遍采用接种疫苗的进行预防。目前,国内生产IBDV疫苗大部分采用鸡胚培养增殖病毒或有血清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新鲜血清,常用胎牛血清或小牛血清,因为血清可供给细胞营养成份,血清中的激素可刺激细胞生长,血清中的许多结合蛋白对激素、维生素和脂类等有稳定和调节作用。但是,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份,用以制造疫苗可诱发过敏反应,对提纯和收获细胞产物带来很大困难,加上每批血清的质量不同,从而影响疫苗的稳定性。由血清使用所造成的细胞培养过程和细胞表达产物安全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的现实问题,成为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动因。随着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包括Vero细胞在内的动物细胞大规模无血清培养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无血清培养已成为包括疫苗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总趋势。2010 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全面停止在生物制药中应用血清,FDA将停止含血清细胞培养工艺生产的生物技术新药的申报受理。当前,国内普遍使用转瓶接种IBDV的生产方式,培养体积0. 5L左右,无法进行大规模制备。国外已经使用微载体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Vero细胞生产部分病毒性疫苗产品, 国内个别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已经使用微载体Vero细胞生产疫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BDV病毒在无血清培养基以及微载体悬浮培养的Vero 细胞上增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筛选出适合IBDV病毒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增殖新的培养基成分,适合大批量病毒的制备,并避免了血清中携带外源性病毒的危害。本专利技术的IBDV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增殖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DVer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的驯化逐步降低Vero细胞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在15代之内将血清降低到0. 2% ;将低血清培养的细胞转到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适应后, 扩增细胞作为种子库细胞;2) IBDV病毒增殖将驯化的细胞接种到含0. 25%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 待细胞粘附到微载体并开始生长时接种IBDV病毒,90h收获病毒。优选地,所说的步骤2)中IBDV病毒增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无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消化后离心,按照3、XIO5ceIVmL的初始密度重悬到病毒维持液中;病毒维持液成分为含0. 25%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IVT ;细胞初始培养条件为PH值7. 1、悬浮培养搅拌速度35rpm、溶氧30%、温度37 °C ;2)待细胞在微载体上贴附后,接种IBDV病毒,接种病毒时的微载体的粘球率达到 40^50% ;病毒接种量病毒以0. 0Γ0. 2的感染复数接种;IBDV病毒增殖期间,维持条件ρΗ 值7. 2、悬浮培养搅拌速度35rpm、溶氧30%、温度37°C,接种90h收获病毒。本专利技术对从ATCC引进的Vero细胞进行驯化,降血清的培养,最终获得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条件下的Vero细胞,同时改进IBDV病毒增殖时培养基成分,减少外源性病毒的影响,提高IBDV在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条件下的病毒效价。通过优化病毒繁殖培养基增殖的 IBDV病毒效价高于未优化培养基增殖的IBDV和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IBDV病毒效价;与Vero细胞有血清培养的IBDV相当;免疫原性实验表明该病毒的免疫原性强,适合作为疫苗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经驯化的Vero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形态;图2是经驯化的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时细胞形态; 图3是经驯化的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时的具体生长曲线; 图4是无血清培养Vero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增殖IBDV的细胞形态(接毒后Mh、48h、 72h、90h);图5不同培养方式增殖的IBDV效价比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该说明的是实施例只对本专利技术有说明作用,而没有限制作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无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由江苏省农科院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心驯化并保存;无血清培养IVT购于Cell Culture "Technologies公司;降血清培养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一199购于北京清大天一公司;微载体Cytodex 1购于GE healthcare,将干燥的微载体放入无Ca2+、Mg2+的PBS中浸泡池,之后再用PBS洗涤2次,经121 °C高压蒸汽灭菌30min,冷却后置4°C待用,使用前用细胞培养液清洗2次后即可使用;5L细胞培养反应器购于上海国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乳清蛋白水解物购于Sigma公司。实施例1驯化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驯化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包括下列步骤 1、驯化Vero细胞复苏Vero细胞,采用序贯适应法适应方法驯化细胞。在细胞适应过程中,以 1 X 105cell/mL细胞浓度传代。序贯适应法详细步骤Vero细胞在10% FCS的DMEM中复苏培养,再依次在5%、洲 、1%、0. 5%FCS的199培养基中传代,逐步降低血清浓度,最后在15代内将细胞转到无血清IVT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如图1所示。驯化后的细胞较10%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形态细长;细胞1分3传代后,4h后细胞贴壁开始生长;在培养24h后达到生长高峰,72h长满细胞瓶。稳定培养5代后,将细胞扩大培养,冻存细胞,建立初始细胞库F0-IVT。,Vero细胞的复苏与扩大培养从初始细胞库中复苏FO-IVT的Vero细胞,将细胞在方瓶中扩增到一定数量。、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将无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用0. 25%的胰酶消化后,重悬于新鲜的IVT培养基中, 1500rpm离心IOmin后,弃上清。将细胞再次重悬在新鲜的IVT培养基中,细胞进行计数,按照按照3、X IO5ceIVmL的初始密度接种到含2g/L的微载体悬液中,进入反应器培养。5L细胞培养反应器中细胞悬浮培养条件pH值7. 1、搅拌速度35rpm、溶氧30%、温度 37°C。如图2所示,细胞在他后贴附微载体,并开始生长。每天取样观察细胞状态,并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在4天后达到最大细胞密度1. 2X106cell/mL,具体生长曲线见图3。实施例2 IBDV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的Vero细胞上增殖1、初始Vero细胞在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将无血清培养的Vero细胞用0. 25%的胰酶消化后,重悬于新鲜的IVT培养基中, 1500rpm离心IOmin后,弃上清。将细胞按照3、X 105cell/mL的初始密度重悬在病毒维持液中含0. 25%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IVT,进入反应器培养。细胞初始培养条件pH值7. 1、悬浮培养搅拌速度35rp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IBDV无血清微载体悬浮培养增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Ver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的驯化:逐步降低Vero细胞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在15代之内将血清降低到0.2%;将低血清培养的细胞转到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适应后,扩增细胞作为种子库细胞;2)IBDV病毒增殖:将驯化的细胞接种到含0.25%的乳清蛋白水解物的无血清培养基,待细胞粘附到微载体并开始生长时接种IBDV病毒,90h收获病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培冯磊王伟峰侯继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