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简易的操作来调整靠背仰躺角度的座椅。(2)
技术介绍
以往秋千的座椅在设计上,其座框和靠背的仰躺角度都是固定的,这种靠背角度固定的座椅在乘坐上不舒适。为了克服前述缺失,申请人曾提出第03262344.5号技术专利的申请,该申请前案所提供的秋千1大致如图1、2所示,包含一基架11、一悬挂单元12以及一可前后摆荡地悬吊在该悬挂单元12下方的座椅2。其中该座椅2包括一基座21、至少一个架设在该基座21上的乘坐单元22以及至少两个左右间隔的定位机构23,前述定位机构23的数量是乘坐单元22数量的两倍,图中只示意一个乘坐单元22及一个定位机构23。所述基座21具有两根前后间隔的连杆211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地架设在该连杆211间的扶手212,每一扶手212都具有一前后向延伸的安装段213。而该乘坐单元22具有一座框221、一和座框221以可枢摆方式连接且可因座框221调整前后位置而产生不同仰躺角度的靠背222以及一和靠背222连动的脚靠223。由于座框221、靠背222及脚靠223间的连动关系是以往的技术,以下只简略说明。而该定位机构2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仰躺角度的座椅,包含一基座,包括两左右间隔的第一扶手,每一第一扶手都具有一前后向延伸的安装段;一第一乘坐单元,架设在该第一扶手间,包括一可调整前后位置的座框,以及一当座框在调整前后位置时可改变仰躺角度的靠背;及两第一定位机构,左右间隔设置,包括一设在座框旁的固定座,以及一安装在该基座的安装段上的斜撑件,所述斜撑件具有一由前往后低下倾斜的定位段;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一供该定位段穿过的滑槽,以及一和该滑槽相导通的控孔,而该定位段上设有两个前后排列的定位槽,每一定位槽都具有一位在后方的斜推面,以及一位在前方的挡面,而该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一具有弹性负载地安装在固定座的控孔上的拉杆,所述拉杆具有一伸入滑槽并可卡掣在该定位槽中的其中一个上的控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仰躺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设置该滑槽的滑套部,以及一设置该控孔的突伸部,而该第一定位机构更包括一安装在该控孔内并使拉杆的控端恒往滑槽内伸入的弹性元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整仰躺角度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控孔内具有一孔径缩小的阶面,而该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一安装在控孔内并位在弹性元件上方的挡环,以及结合在该突伸部顶缘的外盖,而该拉杆具有一伸入控孔内并设置该控端的杆部,以及一突出于控孔外的手控部,在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