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英汉专利>正文

自动消闲秋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32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驱动的自动消闲秋千,它包括支架,平台和驱动器,平台由摇杆悬吊在支架上。支架下部固定有电磁铁,在平台下面对应电磁铁的位置固定有永久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噪音、功耗小、造价低,是娱乐消闲的较好用具。(*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秋千,特别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驱动的自动消闲秋千。普通作为体育用具的秋千是靠人力摆动的,而消闲秋千一般要求平稳,摆幅较小,能够自动摆动。自动秋千的驱动机构与自动摇床、摇篮的驱动机构相同,主要是由电动机、电磁铁加连杆机构驱动,或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驱动。对摆幅不要求很大、而要相对平稳的摆动机构而言,电磁感应驱动器是比较合适的,它相对结构简单、无噪音、功耗小。但现有该类机构的电磁感应驱动器都较为复杂,维护困难,造价较高,因此,实际采用的不是很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器既简单、结构又合理的自动消闲秋千。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消闲秋千包括支架、平台和驱动机构,平台用四根带有滚珠轴承的吊杆悬吊在支架上。驱动机构为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组成的电磁感应驱动器。电磁铁固定在支架下部,永久磁铁固定在对应电磁铁位置的平台下面,相对电磁铁悬空,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相近端的极性相同。电磁铁包括绕在铁芯上的双绕组线圈和控制电路,控制线圈LA和励磁线圈LB分绕在同一铁芯上,LA的A1端接三极管BG1的基极,A2端接直流电源负极和BG1的发射极;BG1的集电极接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BG2的基极,R1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BG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BG3的集电极;BG3的基极接BG2的集电极和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BG3的发射极和LB的B1端,LB的B2端接直流电源负极,电解电容C正端接直流电源正极,负端接直流电源负极。本技术结构简单、耗电少、维护简便、造价低,是娱乐消闲的较好用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4为控制电路原理图。实施方式1的自动消闲秋千包括支架1、平台2、吊杆3、永久磁铁4、电磁铁5、椅子6和茶几7,椅子6和茶几7置于平台2上;实施方式2包括支架1、平台2、吊杆3,永久磁铁4,电磁铁5和床垫8,床垫8放在平板2上。秋千在静态下采用人力启动,固定在平台2上的永久磁铁4的移动,立即在电磁铁控制线圈LA中产生一个感应电势,使初放级三极管BG1导通,并使功级复合三极管BG2、BG3导通,使串在BG3回路中的励磁线圈LB中产生一个电磁场。由于其极性与永久磁铁相反,所以在永久磁铁4和电磁铁5之间产生一相排斥力,平台2被这个排斥力推动摆向一侧,而当平台2离开中心位置时,控制线圈LA中便无感应电势,功放级截止,励磁线圈LB中电流停止,磁力也就消失了。平台2摆动到一侧极限位置,又靠自重向回摆动,当经过中心位置时,永久磁铁4的磁场又使控制线圈LA产生电势,再一次使线圈LB的工作电流导通,产生的磁力又一次作用到永久磁铁上,平台2就会由于惯性不停的摆动。为加大驱动力量,在平台2下面可安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电磁感应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消闲秋千,包括支架(1)、平板(2)和驱动机构,平台(2)用四根带有轴承的吊杆(3)悬吊在支架(1)上,驱动机构为永久磁铁(4)和电磁铁(5)组成的电磁感应驱动器,电磁铁(5)固定在支架(1)下部,永久磁铁(4)固定在对应电磁铁(5)位置的平台(2)下面,相对电磁铁(5)悬空,永久磁铁(4)与电磁铁(5)相近端的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电磁铁包括绕在铁芯上的双绕组线圈和控制电路,控制绕圈LA和励磁线圈LB分绕在同一铁芯上,LA的A↓[1]端接三极管BG↓[1]的基极,A↓[2]端接直流电源负极和BG↓[1]的发射极,BG↓[1]的集电极接电阻R↓[1]的一端和三极管BG↓[2]的基极,R↓[1]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BG↓[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BG↓[3]的集电极,BG↓[3]的基极接BG↓[2]的集电极和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BG↓[3]的发射极和LB的B↓[1]端,LB的B↓[2]端接直流电源负极,电解电容C正端接直流电源正极,负端接直流电源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消闲秋千,包括支架(1)、平板(2)和驱动机构,平台(2)用四根带有轴承的吊杆(3)悬吊在支架(1)上,驱动机构为永久磁铁(4)和电磁铁(5)组成的电磁感应驱动器,电磁铁(5)固定在支架(1)下部,永久磁铁(4)固定在对应电磁铁(5)位置的平台(2)下面,相对电磁铁(5)悬空,永久磁铁(4)与电磁铁(5)相近端的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电磁铁包括绕在铁芯上的双绕组线圈和控制电路,控制绕圈LA和励磁线圈LB分绕在同一铁芯上,LA的A1端接三极管BG1的基极,A2端接直流电源负极和BG1的发射极,BG1的集电极接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汉
申请(专利权)人:李英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