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323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该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液面漂浮物受引射作用进入并回旋于收容腔内,并受隔板阻挡而不会流出集污箱,从而实现液面集污。另外,还可通过上拉网板,从而将集污箱内垃圾去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敞开式循环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企业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制氧、自备电厂等各单元均有大量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用户,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如同主工艺生产的生命线,对于高效运转的机组冷却及正常的生产和维护设备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系统复杂、用户多、水量大、循环水介质种类多等特点。钢铁企业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可分为密闭式循环水处理系统和敞开式循环水处理系统。目前,敞开式循环水系统的防污措施主要是对循环过程中的水进行过滤处理,而没有专门考虑循环水池中水面的污染。事实证明,一些循环水水池基本暴露于大气,而大气中有较多的漂移粉尘颗粒,这些颗粒掉入水池后,一种情况是沉入池底成为沉淀淤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颗粒是本身密度较小的漂浮物,其始终漂浮与池面,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中,沉入池底的淤物可以定期的对其清理,对整个系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另一种情况对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或安全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威胁,如正常情况下漂浮物始终浮漂于水面,一旦发生外部系统泄露,池内水位持续下降,直至或靠近至吸入口,此时水面的漂浮物将被吸入口照单全收。漂浮物进入吸入口后,循环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包括管路、过滤装置、冷却装置等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不间断的循环对水面漂浮污垢进行清理作业,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能够依靠循环回水自动运行的液力循环除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所述的拉杆式网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网板和垂直设置的拉杆,网板的形状与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相匹配,拉杆底部与网板上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的回水引射管倾斜设置,其回水端处于低位,并且从回水端流出的回水落水点在集污箱的前端开口的前方。所述的一对导流板之间呈60度夹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液面漂浮物受引射作用进入并回旋于收容腔内,并受隔板阻挡而不会流出集污箱,从而实现液面集污。另外,还可通过上拉网板,从而将集污箱内垃圾去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集污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集污箱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拉杆式网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液面引流集污装置10包括集污箱11、拉杆式网板12和回水引射管13,集污箱11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 111,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112的隔板113,通过隔板113能够分散和隔断对流区,前端开口 111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14,经过计算所得,两导流板14之间呈60度夹角为较佳;两个拉杆式网板12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112的底部;回水引射管13设于集污箱11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13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11的前端开口 111。请再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拉杆式网板12包括水平设置的网板121和垂直设置的拉杆122,网板121的形状与收容腔112的水平截面相匹配,拉杆122底部与网板121上表面连接固定,通过拉杆122能够将网板121从收容腔112中抽出。另外,所述的回水引射管13倾斜设置,其回水端处于低位,并且从回水端流出的回水落水点位于污箱11的前端开口 111的前方。该集污装置20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集污箱11半沉于液面1,随着系统回水通过回水引射管13的输出,使得液面上的漂浮物2受到引射作用而被集中分叉带入集污箱11的两个收容腔112内,射入后的漂浮物2仍具有浮力,因此回旋于集污箱11内,由于中间对流区受隔板113阻挡,使得漂浮物只进不出。而集污箱11以外的水面漂浮物2在不断的对流并逐渐受到引射的作用集中至集污箱11内,当集污箱11的收容腔112内漂浮物2积聚到一定量时,可人工通过拉起拉杆122 而抽出网板121,并在拉起过程中,漂浮物2滞留于网板121内,而液体漏出网孔,完成清污作业。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式网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网板和垂直设置的拉杆,网板的形状与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相匹配,拉杆底部与网板上表面连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引射管倾斜设置,其回水端处于低位,并且从回水端流出的回水落水点在集污箱的前端开口的前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对导流板之间呈60度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该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液面漂浮物受引射作用进入并回旋于收容腔内,并受隔板阻挡而不会流出集污箱,从而实现液面集污。另外,还可通过上拉网板,从而将集污箱内垃圾去除。文档编号C02F1/00GK202046902SQ201120114790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丁海绍, 卢江海, 孔利明, 李孙动, 王凯, 金梅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面引流集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箱、拉杆式网板和回水引射管,集污箱上、下部敞开,前端设有开口,中间设有将其内部分成两个收容腔的隔板,前端开口外侧设有一对呈外八字的导流板;两个拉杆式网板分别设于相应收容腔的底部;回水引射管设于集污箱前端,并且回水引射管的回水端正对集污箱的前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孔利明卢江海丁海绍李孙动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