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源重组质粒需要转染或转化到宿主细胞(细菌、酵母或动物细胞)中用于表达外源基因或研究某些基因的功能。大肠杆菌的转化常用化学转化法和电穿孔转化法,酵母细胞的转化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和原生质体转化法,而动物细胞可用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转染法。现有的动物细胞尤其是哺乳动物细胞普遍采用脂质体转染法,电穿孔转染法使用比较少,而昆虫细胞一般采用脂质体转染法,没有关于电穿孔转染法的报道。昆虫细胞在基因工程表达外源基因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昆虫细胞与杆状病毒组合形成了一个强大而通用的表达系统,具有大多数高等真核生物相似的翻译后修饰、 加工外源蛋白的能力。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安全性高,对外源基因克隆容量大,重组病毒易于筛选,具有多角体启动子控制下,能够稳定而高效表达,容易从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纯化, 无内毒素污染等特点。昆虫细胞一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作为表达系统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医药卫生和农业技术创新等各个领域。但是,hvitrogen公司的Bac-to-Bac、 Clonetech公司的pBacI^ak、BD公司的Bac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穿孔转染昆虫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构建含报告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报告基因经过酶切重组到穿梭质粒中形成含报告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后,在大肠杆菌中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含报告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2)电穿孔转染昆虫细胞将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和昆虫细胞在电穿孔缓冲液中混和,在电穿孔仪器中按照电穿孔条件进行电穿孔转染,从而将外源基因转染到昆虫细胞中,所述的电穿孔缓冲液为200-400mM蔗糖,7-13mM Na3PO4,1-3mM MgCl2,pH6.2-6.6;电穿孔条件为电压 100-140V,电击时间25-35ms,温度0-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申荣,杨靖佳,曾韦锟,黄芬,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