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423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用于吊装货物,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有一伸缩门架,设置在该军用运输平台车上,其包括有: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左右两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首尾两端;以及至少一套吊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尾部吊装货物;以及四个支腿,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下方。具有本发明专利技术起吊装置的军用运输平台车,不仅能实现其对货物的自由吊装,同时也能保证传输平台上货物的正常传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运输平台车在装卸和运输货物中已得到应用,例如中国专利CN2384864公开了一种航空装卸运输平台车,如图1所示,该装卸运输平台车1包括一能够自行驶的底盘11、一由升降装置支撑的传输平台12、一对主梁14、驾驶室18和四个保持车身平稳的支腿装置 130。该装卸运输平台车1的升降装置采用半叉架装置15与折弯架装置17的组合形式。其中,半叉架装置15位于该运输平台车1的首端,其包括有连接在传输平台12和底盘11之间的第一臂部151 ;和上端与第一臂部151相连、下端与底盘11相连的第二臂部152 ;以及用于驱动半叉架装置15的顶升油缸16。折弯架装置17位于该运输平台车1的尾端,其包括有第三臂部171和第四臂部172,其中第四臂部172的下端部连接在底盘11上,第三臂部 171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第四臂部172的上端部和传输平台12的下端部;以及用于驱动折弯架装置17的顶升油缸16,连接在第三臂部171和底盘11之间。同时,传输平台12还包括有第一平台121和第二平台122,其两者通过枢轴13连接在一起,传输平台12能够实现前仰或后仰较大角度;运用油马达同轴联接的同步装置, 保证了第一平台121和第二平台122能同步升降;用于支撑传输平台12的四个支腿130还可用作平台左右横滚。然而,当运输平台车需要装卸货物时,该运输平台车需要借助外部的机吊、绞盘甚至人工施加一定的外力将货物装卸在平台车上,这样使得运输平台车的装卸过程费时和费力,同时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也会影响运输平台车上货物的正常地传输,从而使得运输平台车的工作效率降低。故使用现有的运输平台车在装卸货物时,一方面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劳动强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货物的装卸和货物的运送过程不能同时进行,并且互相影响,也使得装卸效率不佳,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从而使得具有该起吊装置的军用运输平台车,能够实现对货物的自由吊装,同时能够保证在吊装货物的同时,传输平台上的货物也可以正常地传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用于吊装货物,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有一伸缩门架,设置在该军用运输平台车上,其包括有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左右两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首尾两端;以及至少一套吊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尾部吊装货物;以及四个支腿,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吊臂装置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纵梁上,其中每一吊臂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杆,其首端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纵梁的尾端的上部;第二杆, 其首端与所述第一杆的尾端铰接;以及第三杆,其首端与所述第二杆的尾端铰接,其尾端还设有吊装杆。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吊臂装置还设有一套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每一吊臂装置自由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套动力装置还包括有第一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纵梁的中部,其尾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杆的中部;第二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杆的首端,其尾端铰接在第二杆的首端;第三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杆的首端,其尾端铰接在所述第三杆的首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三杆分别包括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还预留有一定的存储空间,用于分别存放所述第一、二、三动力元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横梁还分别包括有一固定管、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管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有四个竖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纵梁的首尾两端的下方,所述竖杆的下端相对应地与所述第一或第二伸缩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横梁还分别设有第四动力元件和/或第五动力元件,用于控制所述伸缩门架横向伸缩。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动力元件的个数为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前侧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每一第四动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固定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或第二伸缩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动力元件的个数为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梁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其中所述每一第五动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固定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一或第二伸缩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内部还设有第六动力元件,用于控制所述支腿伸缩。进一步地,所述支腿分为一对前支腿和一对后支腿,其中一对前支腿分别具有设置在其上半部的外套管一对后支腿分别具有设置在其下半部的外套管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有一对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对纵梁的尾端的下部, 其中每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横梁的第一或第二伸缩管的下部,另一端铰接在每一后支腿的外套管上端部。进一步地,当所述吊臂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其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780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吊臂装置在第一、二、三动力元件的动力作用下,能够自行实现货物的吊装作业,同时由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设有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在第四动力元件和第五动力元件的动力作用下,伸缩门架能够横向伸展,从而使得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置于运输平台车的传输平台的外侧,以便吊臂装置在吊装货物的同时,不会对传输平台上货物的传输产生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运输平台车的工作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当本专利技术的起吊装置不被使用时,伸缩门架缩回,一对纵梁紧靠在传输平台的后部,使得运输平台车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吊臂装置折叠放置到运输平台车上,一对后支腿在一对连杆的作用下,能够转向第二横梁,从而避免了后支腿与地面之间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平台车通过一定的坡度,进而有效地增强了运输平台车的通过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运输平台车的结构示意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吊装置的立体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吊装置的主视图4为图3中所示的起吊装置的侧视图5为图3中所示的起吊装置的俯视图6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7为本专利技术起吊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起吊装置处于待起吊状态;图8为本专利技术起吊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起吊装置处于正在起吊状态图9为本专利技术起吊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起吊装置处于完成起吊状态图10为本专利技术起吊装置处于折叠状态示意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起吊装置的伸缩门架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起吊装置的伸缩门架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起吊装置3,包括有一伸缩门架31、吊臂装置34、以及支腿35。其中,伸缩门架31安装在军用运输平台车2上;吊臂装置34设置在该伸缩门架31的上方,用于从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尾端自由吊装货物;支腿35的个数为四个,且分别安装在该伸缩门架31的下方。值得指出的是,该伸缩门架31还包括有第一纵梁311和第二纵梁312、第一横梁321和第二横梁322、以及四个竖杆331、3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的起吊装置,用于吊装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有:一伸缩门架,设置在该军用运输平台车上,其包括有: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左右两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首尾两端;至少一套吊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尾部吊装货物;以及四个支腿,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绪谦沈鸿生张琼周远大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