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
,具体说是一种改进的铆接复合工位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模具机构单一,一种模具只能完成一种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拉伸工艺、成型工艺与冲孔工艺合为一体, 提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的铆接复合工位模具,包括上模板,上退料托,上模,压边圈,下模,下模板,下模大镶件,上小孔冲,上大孔冲,上垫板,上固定板,下模小镶件,下垫板,成型冲,其特征在于上垫板的正下方设有上大孔冲,上大孔冲的两侧各设有上小孔冲;下垫板的右上方设有下模,下垫板及下模的外侧设有压边圈,下垫板的左上方设有成型冲;成型冲的右侧设有下模大镶件,下模的左侧设有下模小镶件。所述的上大孔冲左侧的上小孔冲,其凸台对应下方下模大镶件的凹槽;上大孔冲右侧的上小孔冲,其凸台对应下方下模小镶件的凹槽。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拉伸工艺、成型工艺与冲孔工艺合为一体,中间的大孔不再变形,降低了壳体的椭圆度,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原来拉伸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来冲孔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原来整形压台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铆接复合工位模具,包括上模板,上退料托,上模,压边圈,下模,下模板,下模大镶件,上小孔冲,上大孔冲,上垫板,上固定板,下模小镶件,下垫板,成型冲,其特征在于:上垫板(11)的正下方设有上大孔冲(10),上大孔冲(10)的两侧各设有上小孔冲(9);下垫板(15)的右上方设有下模(5),下垫板(15)及下模(5)的外侧设有压边圈(4),下垫板(15)的左上方设有成型冲(17);成型冲(17)的右侧设有下模大镶件(7),下模(5)的左侧设有下模小镶件(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