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9413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包括齿套、齿座、连接块、外锥环、双锥环、内锥环、结合齿、推块、弹簧。所述齿套的内花键与齿座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放入齿座的扇形口中,并与外锥环、内锥环连接;双锥与结合齿连接;推块与弹簧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的滑块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同步器设计与原先同类产品相比较减小了同步器总成的轴向安装空间;通过连接块装配内锥环和外锥环的的三爪,可控制内锥环和外锥环的圆周运动,从而控制内锥环、双锥环、外锥环换挡时的拨环效果;增加了摩擦直径,从而提高摩擦容量,提高换挡的灵活性,驾驶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传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中同步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外变速箱设计水平越来越高,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同步器作为变速箱中核心的零件,其整体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变速箱的整体性能。其工作原理具体参数如下Tc = F氺 μ 氺Rc/sina,其中Tc——锥面扭矩F——换档力a——摩擦副锥面角μ——锥面间摩擦系数Rc——摩擦锥面的平均半径现有技术普遍通过增加摩擦锥面的数量来提高摩擦锥面的半径,从而提高扭矩。 这种设计使得同步器结构复杂,轴向长度增加,不利于变速箱的整体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以实现减小同步器总成的轴向安装空间,同时提高同步器总成所提供的摩擦力,增加换挡的舒适性。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包括齿套1、齿座2、连接块3、外锥环4、双锥环5、内锥环6、结合齿7、推块8、弹簧9。所述齿套1的内花键与齿座2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3放入齿座2的扇形口 10中,并与外锥环4、内锥环6连接;双锥环5与结合齿7连接;推块8与弹簧9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2的滑块槽11中。所述齿座2的外花键上等间隔的设有扇形口 10,且数量不少于3。所述连接块3与扇形口 10的大小并不吻合,连接块3的宽度L比扇形口 10的宽度小,相差相当于外锥环4上半个齿的大小的宽度;连接块3的高度H比扇形口 10矮,高度不超过齿座2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外锥环4与内锥环6均有外爪,外爪与齿座2连接且外爪数均不少于3个;所述双锥环5有外爪,外爪与结合齿7连接且外爪数目不多于6个。所述外锥环4直径大于双锥环5直径,所述双锥环5直径大于内锥环)直径本技术提出的同步器设计与原先同类产品相比较减小了同步器总成的轴向安装空间;通过连接块3装配内锥环6和外锥环4的的三爪,可控制内锥环6和外锥环4的圆周运动,从而控制内锥环6、双锥环5、外锥环4换挡时的拨环效果;采用这种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可增加内锥环6、双锥环5和外锥环4间的摩擦直径,从而提高摩擦容量,提高换挡的灵活性,驾驶的舒适性。有益效果采用嵌入连接块结构的齿座,减小了同步器总成的的轴向安装空间,进而减小了变速箱的体积;增加了外锥环4、双锥环5和内锥环6的摩擦直径,从而增加了摩擦容量,提高了换挡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总成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图1的A-A向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中齿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连接块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连接块左视图。图中,1齿套,2齿座3连接块,4外锥环,5双锥环,6内锥环,7结合齿,8推块,9弹簧,10扇形口,11滑块槽,L为连接块的宽度,H为连接块的高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实施例是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括齿套1、齿座2、连接块3、外锥环4、双锥环5、内锥环6、结合齿7、推块8、弹簧9。所述齿套1的内花键与齿座2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3放入齿座2的扇形口 10中,并与外锥环4、内锥环6连接;双锥环5与结合齿7连接;推块8与弹簧9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2的滑块槽11中;如图1所示,齿套1的内花键与齿座的外花键相连接;连接块3分别放入齿座2的扇形口中10 ;如图1所示,内锥环6与外锥环5上的外爪与连接块3上的孔相接;双锥环5的外爪与结合齿7上的孔连接;推块8与弹簧9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2的滑块槽11内。如图4所示,连接块3的大小不与扇形口 10的大小完全吻合,连接块3的宽度L 比扇形口 10的宽度小,相差相当于外锥环4上半个齿的大小的宽度;如图5所示,连接块3 的高度H相当于齿座2高度的三分之二。上述方案中,所述外锥环4与内锥环6的外爪数均为3个,所述双锥环5的外爪数目为6个。上述方案中,所述外锥环4直径大于双锥环5直径,所述双锥环5直径大于内锥环 6直径。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在换挡前,齿套1、齿座2、外锥环4与内锥环6以GJ1的角速度转动,结合齿7和双锥环5以《2的角速度运动。当换挡时,通过换挡拨叉作用在齿套1上,齿套1推动推块8沿轴向运动,推块8传递作用力在外锥环4上,使外锥环4、双锥环5、内锥环6相接触,外锥环4与内锥环6与双锥环5的角速度ω2不同产生摩擦。在外锥环4旋转时,由连接块3控制外锥环旋转4半个齿的位置,当锥面摩擦使外锥环4、双锥环 5、内锥环6达到转速同步时,齿套1即可顺利地与结合齿7啮合,从而完成换挡的过程。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套(1)、齿座O)、连接块(3)、外锥环(4)、双锥环(5)、内锥环(6)、结合齿(7)、推块(8)、弹簧(9);齿座(2)包含扇形口(10)和滑块槽(11);所述齿套(1)的内花键与齿座O)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 (3)放入齿座(2)的扇形口(10)中,并与外锥环G)、内锥环(6)连接;双锥环(5)与结合齿(7)连接;推块(8)与弹簧(9)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O)的滑块槽(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座O)的外花键上等间隔的设有扇形口(10),且数量不少于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⑶与扇形口(10)的大小并不吻合,连接块(3)的宽度(L)比扇形口(10)的宽度小, 相差相当于外锥环(4)上半个齿大小的宽度;连接块(3)的高度(H)比扇形口(10)矮,高度不超过齿座( 高度的三分之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环(4)与内锥环(6)均有外爪,外爪与齿座( 连接且外爪数均不少于3个;所述双锥环 (5)有外爪,外爪与结合齿(7)连接且外爪数目不多于6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环(4)直径大于双锥环( 直径,所述双锥环( 直径大于内锥环(6)直径。专利摘要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包括齿套、齿座、连接块、外锥环、双锥环、内锥环、结合齿、推块、弹簧。所述齿套的内花键与齿座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放入齿座的扇形口中,并与外锥环、内锥环连接;双锥与结合齿连接;推块与弹簧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的滑块槽中。本技术提出的同步器设计与原先同类产品相比较减小了同步器总成的轴向安装空间;通过连接块装配内锥环和外锥环的的三爪,可控制内锥环和外锥环的圆周运动,从而控制内锥环、双锥环、外锥环换挡时的拨环效果;增加了摩擦直径,从而提高摩擦容量,提高换挡的灵活性,驾驶的舒适性。文档编号F16D23/04GK202012583SQ20112013602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于忠, 张锡华, 郭树森 申请人: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连接块结构的双锥同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套(1)、齿座(2)、连接块(3)、外锥环(4)、双锥环(5)、内锥环(6)、结合齿(7)、推块(8)、弹簧(9);齿座(2)包含扇形口(10)和滑块槽(11);所述齿套(1)的内花键与齿座(2)的外花键连接;连接块(3)放入齿座(2)的扇形口(10)中,并与外锥环(4)、内锥环(6)连接;双锥环(5)与结合齿(7)连接;推块(8)与弹簧(9)连接后,一起放入齿座(2)的滑块槽(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树森于忠张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海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