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尾料加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7453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加热尾料处理方法,在送料台上的待加热坯料的尾料之后,放入若干与所述坯料等长且直径不大于所述坯料直径的圆柱形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后,所述引料棒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所述气动推料器按与坯料推进相同的间隔时间,将所述引料棒依次推入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直至被加热尾料从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全部被后续的所述引料棒顶出为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尾料的全部自动推进,推进操作十分简便,节省了人力和用工,保证了尾料的加热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的物料加热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中频感应加热炉是铸造、锻造以及热处理车间的主要金属加热设备,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流水作业的铸造、锻造及热处理生产线能够正常稳定工作的保证。 工作时,在中频感应加热炉中产生高密度磁力线,通过切割感应线圈中的金属坯料,在金属坯料中形成涡流,从而使金属坯料在短时间内迅速加热升温。目前,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对圆柱形金属坯料的加热处理,是将坯料顺序排放在送料台上,并依序逐一传送至设置于中频感应加热炉炉膛进口前的托架上,再由气动推料器的推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托架上的坯料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每后一坯料的推进,就将炉膛内先前进入的所有坯料一起向前推进一个坯料的长度。由于每种坯料在被送入中频感应加热炉进行加热之前,都需要根据坯料的长短尺寸和直径大小以及所需要达到的加热温度等具体数据,来确定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加热功率、坯料在炉内的总停留时间以及送料的间隔时间等各种参数,以使坯料从进入中频感应加热炉中进行预热开始,经炉膛内步进式的逐步加热,直至到达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处时,正好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并被推出。但是,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及现有推进设备在每一批次坯料的加热处理过程中, 都存在一个尾料处理不能的问题。即在每一批次坯料的尾料被全部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中之后,由于此后不再有后续坯料的顶进,因而使得中频感应加热炉炉膛内存有的坯料尾料无法被气动推料器继续推进和被最终推出。现有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尾料的加热处理方法,都是采用人工木杆推进方式进行的。即由多人共握一根足够长的木杆,从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进口处,将炉膛内的尾料一起向里推动,使尾料逐步深入并被加热,最后从炉膛出口处被逐一地推顶出来。这种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是依靠人力推进,由于力道无法掌握,所以每次的推进距离不一,不能准确地实现一个坯料长度的推进;二是由于在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进口前有气动推料器的存在,影响多人站位,所以众人合力的推进操作非常不便;三是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温较高,人工操作的工作环境较为恶略,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四是当炉膛内满料时,推进阻力很大,当尾料数量减少后,推进阻力减小,所以每一次的推进力度都无法准确掌握,推进速度有快有慢,尾料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有长有短,由此造成加热质量降低,即由于一些尾料的加热温度不能达到设定要求,对坯料的后续加工操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解决使用中频感应加热炉及推进设备存在的尾料处理不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在送料台上的待加热坯料的尾料之后,放入若干与所述坯料等长且直径不大于所述坯料直径的圆柱形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后,所述引料棒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所述气动推料器按与坯料推进相同的间隔时间,将所述引料棒依次推入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直至被加热尾料从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全部被后续的所述引料棒顶出为止。所述引料棒为石材圆柱体或混凝土模块。所述混凝土模块是由石英砂与耐火水泥加水混合后通过模制而成,其中上述各组份的重量比为石英砂耐火水泥水=1 : 1 : 3。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一是实现了尾料的全部自动推进,推进操作十分简便,同时还节省了人力和用工,消除了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二是尾料推进速度一致,推进距离一致, 间隔时间一致,尾料在中频感应加热炉炉膛内停留的时间一致,从而保证了尾料的加热质量,使尾料的加热温度能够达到设定要求,消除了对坯料的后续加工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是非金属引料棒在炉膛中不耗电,降低了中频感应加热炉的能耗,节省了电力。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制作圆柱形的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先按需加热金属坯料的直径和长度制作混凝土成型模具。然后,配置混凝土料。即按重量比为石英砂耐火水泥水=1 1 3的比例,将混凝土原料混合均勻;之后再将混凝土料放入成型模具中压制成型,出模后即成为出模棒料。接着,对出模棒料进行养护。 养护时,可在出模棒料的表面包覆一些防开裂材料,如废旧包装袋或植物杂草等,以防止出模棒料风干开裂。养护时要勤洒水——如果气温较高,就每隔四小时喷洒一次;如果气温较低,可每隔五或六小时喷洒一次;两天后,每天喷洒一次;三天后养护完成,即成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对于加热坯料的品种比较单一的用户,可预制一批石材圆柱体,作为非金属耐热引料棒使用。当然,还可使用其他一些非金属耐热材料制作成圆柱形的引料棒。其次,进行尾料加热处理。在中频感应加热炉对某个批次的坯料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中,先是将金属坯料顺序摆放到位于中频感应加热炉前部的送料台上,坯料依序逐一传送到托架上。气动推料器按设定的间隔时间,将托架上的坯料依次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进口。当最后几个待加热的坯料全部都摆放到送料台上之后,即形成待加热坯料的尾料。此后,在送料台上按相同摆放方式摆放若干圆柱形的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之后,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即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气动推料器按相同的间隔时间,将非金属耐热引料棒依次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进口中,以逐一将炉膛中的尾料从出口顶出。由于尾料由进入到推出在炉膛中的时间总量与前部坯料所在的时间总量都是相同的,在炉膛中每次行进的距离也都一样,所以,在炉膛出口处即可获得相同的热量,从而达到相同的加热温度,保证了加热质量。对非金属耐热引料棒的推进,以尾料全部被顶出、引料棒布满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为止,此时即可停炉。当中频感应加热炉在下一班次再次使用时,可用金属坯料将炉膛中的非金属耐热引料棒逐一推出,以便引料棒的循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尾料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送料台上的待加热坯料的尾料之后,放入若干与所述坯料等长且直径不大于所述坯料直径的圆柱形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后,所述引料棒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所述气动推料器按与坯料推进相同的间隔时间,将所述引料棒依次推入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直至被加热尾料从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全部被后续的所述引料棒顶出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料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引料棒为石材圆柱体或混凝土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料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模块是由石英砂与耐火水泥加水混合后通过模制而成,其中上述各组份的重量比为石英砂耐火水泥 水=1 1 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加热尾料处理方法,在送料台上的待加热坯料的尾料之后,放入若干与所述坯料等长且直径不大于所述坯料直径的圆柱形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后,所述引料棒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所述气动推料器按与坯料推进相同的间隔时间,将所述引料棒依次推入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直至被加热尾料从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全部被后续的所述引料棒顶出为止。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尾料的全部自动推进,推进操作十分简便,节省了人力和用工,保证了尾料的加热质量。文档编号F27D3/04GK102221296SQ20111012580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炉尾料加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送料台上的待加热坯料的尾料之后,放入若干与所述坯料等长且直径不大于所述坯料直径的圆柱形非金属耐热引料棒,待所述尾料被气动推料器的推杆逐个推入中频感应加热炉后,所述引料棒依序逐一传送至托架上,并由所述气动推料器按与坯料推进相同的间隔时间,将所述引料棒依次推入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中,直至被加热尾料从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炉膛出口全部被后续的所述引料棒顶出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改亮李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东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