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6322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包括微电解反应器、中间水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微电解反应器的下方设有可进行曝气的曝气头,其通过管道与中间水池连接,中间水池又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相连;该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也设有曝气头,该膜组件的膜片内腔还通过管道与一出水泵相连。本系统采用微电解—MBR联用技术,利用微电解反应器对进水有机物进行降解,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MBR反应器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反应器的内部安装曝气装置,利用所述MBR反应器的优良特性对有机物、氨氮、总氮进行降解,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设备,尤指一种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 的联用系统。
技术介绍
染料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大、毒性强、可生化 性差等特点,属于难处理水。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如吸附、悬浮、过滤、混凝等具有设 备简单,操作简便和工艺成熟的优点,但是这类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有机物从液相转移到固 相或气相,不仅没有完全消除有机污染物和消耗化学药剂,而且造成废物堆积和二次污染; 生物法只能除去印染废水中的B0D,对于COD特别是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和色度的除去效果 不明显。单一的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印染废水发展的要求。在现有的处理印染废水方法中,铁屑微电介法资源化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是将部 分印染废水先进行铁屑微电介处理,促使生成再与其余印染废水混配以后,凝聚脱色所需 的物质和条件,在一定辅助条件帮助下,实现整个印染废水脱色和去COD (化学耗氧量)的 效果,达到资源化处理印染废水的目的,但此方法处理的印染废水只属于前端处理,其处理 效果还远远达不到排放的标准。印染废水混凝气浮沉淀处理方法及其一体式处理装置是在将印染废水依次顺序 通过连通的混凝反应区、气浮处理区、沉淀处理区的处理池,混凝反应区连通进水管、该区 中设置有水力旋流器,在沉淀处理区的上部连通出水管、中部设置有斜板沉淀装置、下部连 通污物排出管,该区的进水口位于沉淀装置下方。但此方法处理的印染废水达不到排放的 标准;而且建造成本高,运行、维护费用高。还有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UASB-MBR联用系统,其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格栅 池、水质调节池、UASB反应器和MBR反应器。本系统采用厌氧-好氧联用技术,利用UASB 较高的容积负荷对进水有机物进行降解,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MBR反应器的内部投加 悬浮填料,对有机物、氨氮进行降解。但是在此系统中UASB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到系 统的处理能力,并且对水质和负荷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 系统,采用微电解一MBR联用技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包括微电解反应器、中间水池及膜生 物反应器;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的下方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外置的曝气机连接进行曝 气;该微电解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池连接,该中间水池又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 器相连;该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又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外置曝气机 连接以进行曝气,该膜组件的膜片内腔还通过管道与一出水泵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采用微电解及膜生物反应器联合处理印染污 水,利用微电解反应器对进水有机物进行降解,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MBR反应器采用一 体式结构,在反应器的内部安装曝气装置,利用所述MBR反应器的优良特性对有机物、氨 氮、总氮进行降解。具体而言,本系统中的利用铁炭微电解的反应过程,由于电子转移,产生新生态的 氢(),它能够与废水中的发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破坏染料的发色或助色基团,失 去发色能力,从而使污水在表观上表现为色度降低。新生成的Fe(OH)3是很好的胶体絮凝 剂,不仅可以吸附凝聚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而且可以吸附除去某些重金属离子,它具有价 格低廉、设备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 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流住,省掉泥水分 离系统。具有流程短、设备结构紧凑、负荷高、去除率高、出水好等特点,并能大幅度去除细 菌禾口病毒。本技术所述的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 比,具有以下优点1、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方法,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 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2、MBR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膜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 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3、由于将铁炭微电解和MBR污水处理的合二为一,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 省土建投资。4、由于MBR反应器的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5、MBR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 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6、成本低、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强、易实现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如图1所示, 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系统包括微电解反应器1、中间水池2及MBR (膜生物)反 应器3。其中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1的下方设有曝气头11,该曝气头11与外置的曝气机12连 接进行曝气。该微电解反应器11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池2连接,该中间水池2又通过管 道与MBR反应器3相连。所述的MBR反应器3内设有膜组件31,膜组件31下方也设有曝气 头32,该曝气头32也与外置的曝气机33连接以进行曝气,该膜组件31的膜片内腔还通过 管道与一出水泵34相连。另外,所述的中间水池2与MBR反应器3之间的管道上可设置一水泵4,以便将水 从中间水池2输送至MBR反应器3。上述系统运行的工艺步骤为将经过预处理的铸铁屑与活性炭按一定质量比填充于布好曝气管道微电解反应 器1中,然后将PH值调节至酸性的印染污水输送至微电解反应器1内进行微电解处理,微 电解出水进入到所述中间水池2内。在中间水池2内的微电解出水中加入石灰乳液混凝并 调节PH值后,投入到MBR反应器3内,膜生物反应器3内的膜组件31下设有曝气头32,反 应器内还添加有活性污泥,污染物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解,在出水泵34的抽吸作用下经 膜过滤后得到处理出水。权利要求1. 一种微电解一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解反应器、中间 水池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的下方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外置的曝气机 连接进行曝气;该微电解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池连接,该中间水池又通过管道与 膜生物反应器相连;该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又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 外置曝气机连接以进行曝气,该膜组件的膜片内腔还通过管道与一出水泵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包括微电解反应器、中间水池及膜生物反应器;微电解反应器的下方设有可进行曝气的曝气头,其通过管道与中间水池连接,中间水池又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相连;该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也设有曝气头,该膜组件的膜片内腔还通过管道与一出水泵相连。本系统采用微电解—MBR联用技术,利用微电解反应器对进水有机物进行降解,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MBR反应器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反应器的内部安装曝气装置,利用所述MBR反应器的优良特性对有机物、氨氮、总氮进行降解,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文档编号C02F9/14GK201932982SQ20102069073公开日2011年8月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解反应器、中间水池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的微电解反应器的下方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外置的曝气机连接进行曝气;该微电解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池连接,该中间水池又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相连;该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下方又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与外置曝气机连接以进行曝气,该膜组件的膜片内腔还通过管道与一出水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高曾孟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