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5616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印染废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和深度处理装置,絮凝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一侧顶部设置进水管,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管,沉淀池内设有沉淀器,沉淀池内竖向设有进水隔板,进水隔板的下侧边通过支撑梁与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进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进水隔板两侧的沉淀池的内腔接通,沉淀器位于进水隔板和出水管之间的支撑梁上,沉淀器位于出水管的管口下方;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漏斗槽底,漏斗槽底内设置絮凝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净化
,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纺织工业产生的废水数量多,浓度高,是对水环境污染构成严重威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在纺织工业废水中,以印染废水污染最为严重;印染废水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法、传质法、热处理法和生物法等;印染废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污染力强,包括染料、助剂、油剂、酸碱物质、纤维杂质和无机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而且废水量也特别大,色度高,COD高,杂质多,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印染废水成为废水处理领域极为关注的问题。同时,由于印染行业的染料更加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抗光解、抗氧化和抗生物降解的材料均有所使用,使印染废水成为非常难以降解的有机废水。印染废水若处理不当,排入自然水体后,残留的染料分子能够吸收光线,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水体自净。现行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有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单一的处理方法难以保证处理后的出水能够达到国家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印印染废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具有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和所述深度处理装置,所述絮凝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侧顶部设置进水管,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沉淀器,所述沉淀池内竖向设有进水隔板,所述进水隔板的下侧边通过支撑梁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进水隔板两侧的所述沉淀池的内腔接通,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进水隔板和出水管之间的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口下方;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漏斗槽底,所述漏斗槽底内设置絮凝网组件,所述絮凝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所述网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上层伞骨架和下层伞骨架,所述下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的中心设置漏水口,所述上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所述主杆的外周套接固定套管,所述主杆与固定套管之间留设间隙,所述漏斗槽底的底部设置排污管,所述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由上至下穿插入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的底端连接驱动油缸;所述的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脱氮池,所述反硝化脱氮池内分隔成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竖立隔板,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流通缺口,所述反应池的下部设置进液管,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出液管;上述的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一与反应池的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反应池内设置若干排列的反应板,所述反应板的两侧设置滤布网,两层所述滤布网之间放置玉米芯填料,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中部贯穿铰接轴,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上部贯穿上推拉杆,所述上推拉杆由上油缸驱动连接,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下部贯穿下推拉杆,所述下推拉杆由下油缸驱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由低向高设置多级台阶,所述多级台阶具有网状夹层的台阶面,所述网状夹层内放置玉米芯填料,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排渣阀门。驱动油缸推动主杆上升,以使主杆带动上层伞骨架和下层伞骨架均处于张开状态,此时防水布的外表面与漏斗槽底的内壁相贴合,网布处于张开状态,其上的网眼均张开,由此废水在沉淀池中进行絮凝和沉淀过程,絮凝物逐渐下沉以致落入防水布和网布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絮凝收集,使驱动油缸下拉主杆,主杆带动上层伞骨架和下层伞骨架同时收拢,由此防水布和网布合并敞口,网眼在收拢中逐渐缩小闭合,以避免其内的絮凝物散出,最终在重力作用下,絮凝网组件中的絮凝物通过防水布的漏水口进入排污管以排出;废水由进液管流入反应池的底部,当反应池中注入一定量的废水后,启动上油缸和下油缸,以使成排的若干反应板绕铰接轴摆动,以通过反应板的摆动而搅动池内的废水,使得其增加湍流度多次穿过反应板,进而增加净化反应次数,提高净化反应效率;当反应池逐步注满时,经过多次反应处理的水由流通缺口逐渐溢流到沉淀池中,进而在沉淀池中平稳沉淀,同时在其水位逐步上涨时逐级通过多级台阶,再次进行二次净化反应,直至由位于顶部的出液管流出;定期可开放排渣阀门,以使沉淀在沉淀池底部的淤泥进行间隔排放,避免过渡堆积。所述多级台阶的台阶面由下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的范围是5°~15°。将台阶面设置成逐级向上微倾斜的状态,以引导水流沉淀泥沙后,清澈水层逐步向上渗出。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升降坝,所述升降坝的旁侧设置刻度尺。通过对升降坝的调控,可按照刻度尺控制流通缺口的大小,以便控制反应池进入沉淀池的流量。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导泥槽,所述排渣管连接于导泥槽的末端。利用导泥槽的倾斜角度,以使得池底的淤泥在重力作用下,逐步流入排渣管排出。所述进液管上设置进液控制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出液控制阀。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吸水池、细隔栅、曝气池,所述曝气池分支出两条出路;两条出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顺次连接二沉池、安全池及生物膜检测池,所述生物膜检测池内设置多层生物膜,所述多层生物膜内设置第一感测探头,所述第一感测探头通过电线连接分析控制器,所述生物膜检测池连接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连接上述细格栅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支路顺次连接中间池、管道混合器、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过滤池、反冲洗系统、消毒设备及藻类检测池,所述藻类检测池内培养有水藻,所述藻类检测池内还设置第二感测探头,所述第二感测探头通过电线连接上述分析控制器,所述藻类检测池连接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连接上述中间池的进水口;反应池的出液管通过连接管二与吸水池相连通。将印染废水引入吸水池,再经细隔栅拦截纤维和大的悬浮砂砾,曝气池和二沉池是原废水处理系统生物处理单元的主体,先让废水进入曝气池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再进入二沉池污泥分离、澄清,最后经安全池排入生物膜检测池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感测探头将检测数据发送至分析控制器进行研究,若检测数据合格则水体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若检测数据不合格则水体通过第一回水管循环进入再次净化处理。在曝气池中存在大量的棉纤维导致二沉池的沉降速度变慢,影响了废水处理效果,因而将部分经过曝气池处理的废水引至一体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废水先通过管道混合器混合,通过计量泵将絮凝剂PAC,PAM加入到管道混合器中,为絮凝反应做准备。絮凝剂PAC,PAM经管道混合器加到待处理的废水后进入混合池,经变速电机驱动的搅拌器搅拌使它们充分接触。再分从曝气池中出来的水引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深度处理。当斜管区局部水力分布不均匀时,使水流在某些斜管处流速过高,这样就会出现矾花泛起的现象,以致出现出水效果比没有斜管还要差。为此,斜管沉淀池的布水采用异向流布置,使布水更为均匀。而后深度处理过的废水引入过滤池过滤,利用微混凝过滤原理对废水中剩余的胶体物质进行捕捉、吸附、过滤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对废水的浊度和色度的降低特别有效,也可使悬浮物降低到极低的水平,提高出水的澄清度。再进入反冲洗系统,用以清除滤料中所截留的污物,使过滤池恢复工作能力。而后进入消毒设备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排入藻类检测池进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和所述深度处理装置,所述絮凝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侧顶部设置进水管,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沉淀器,所述沉淀池内竖向设有进水隔板,所述进水隔板的下侧边通过支撑梁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进水隔板两侧的所述沉淀池的内腔接通,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进水隔板和出水管之间的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口下方;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漏斗槽底,所述漏斗槽底内设置絮凝网组件,所述絮凝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所述网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上层伞骨架和下层伞骨架,所述下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的中心设置漏水口,所述上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所述主杆的外周套接固定套管,所述主杆与固定套管之间留设间隙,所述漏斗槽底的底部设置排污管,所述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由上至下穿插入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的底端连接驱动油缸;所述的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脱氮池,所述反硝化脱氮池内分隔成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竖立隔板,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流通缺口,所述反应池的下部设置进液管,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出液管;上述的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一与反应池的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反应池内设置若干排列的反应板,所述反应板的两侧设置滤布网,两层所述滤布网之间放置玉米芯填料,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中部贯穿铰接轴,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上部贯穿上推拉杆,所述上推拉杆由上油缸驱动连接,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下部贯穿下推拉杆,所述下推拉杆由下油缸驱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由低向高设置多级台阶,所述多级台阶具有网状夹层的台阶面,所述网状夹层内放置玉米芯填料,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排渣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和所述深度处理装置,所述絮凝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侧顶部设置进水管,另一侧顶部设置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沉淀器,所述沉淀池内竖向设有进水隔板,所述进水隔板的下侧边通过支撑梁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所述沉淀池的池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进水隔板两侧的所述沉淀池的内腔接通,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进水隔板和出水管之间的所述支撑梁上,所述沉淀器位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口下方;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漏斗槽底,所述漏斗槽底内设置絮凝网组件,所述絮凝网组件包括呈倒置伞状的网架,所述网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上层伞骨架和下层伞骨架,所述下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的中心设置漏水口,所述上层伞骨架的外周贴覆有网布,所述网布上均匀分布若干网眼,所述主杆的外周套接固定套管,所述主杆与固定套管之间留设间隙,所述漏斗槽底的底部设置排污管,所述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由上至下穿插入所述排污管内,所述主杆的底端连接驱动油缸;所述的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脱氮池,所述反硝化脱氮池内分隔成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竖立隔板,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流通缺口,所述反应池的下部设置进液管,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出液管;上述的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一与反应池的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反应池内设置若干排列的反应板,所述反应板的两侧设置滤布网,两层所述滤布网之间放置玉米芯填料,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中部贯穿铰接轴,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上部贯穿上推拉杆,所述上推拉杆由上油缸驱动连接,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下部贯穿下推拉杆,所述下推拉杆由下油缸驱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由低向高设置多级台阶,所述多级台阶具有网状夹层的台阶面,所述网状夹层内放置玉米芯填料,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排渣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台阶的台阶面由下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的范围是5°~15°。将台阶面设置成逐级向上微倾斜的状态,以引导水流沉淀泥沙后,清澈水层逐步向上渗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升降坝,所述升降坝的旁侧设置刻度尺。通过对升降坝的调控,可按照刻度尺控制流通缺口的大小,以便控制反应池进入沉淀池的流量;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导泥槽,所述排渣管连接于导泥槽的末端。利用导泥槽的倾斜角度,以使得池底的淤泥在重力作用下,逐步流入排渣管排出;所述进液管上设置进液控制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出液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吸水池、细隔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