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2538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废水喷洒管道(1)下方的物理过滤池(2),物理过滤池(2)上方设有滤网传送带(12);所述物理过滤池(2)依次通过调节池(4)、接触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6)、带气浮装置的pH调节池(7)、水解酸化池(8)和活性污泥池(9)与二次沉淀池(10)相连;所述初次沉淀池(6)的污泥出口与板式压泥机(14)相连,板式压泥机(14)的出液口连接至pH调节池(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对印染车间的废水及废水中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印染车间产生的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有染料、浆料、助剂、纤维杂质、油剂、酸碱以及无机盐等,其中尤以染料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残存的染料组分即使浓度很低,也会造成水体透光率降低,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它可以有效对印染车间的废水及废水中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设置在废水喷洒管道下方的物理过滤池,物理过滤池上方设有滤网传送带;所述物理过滤池依次通过调节池、接触絮凝池、初次沉淀池、带气浮装置的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和活性污泥池与二次沉淀池相连;所述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板式压泥机相连,板式压泥机的出液口连接至pH调节池。上述的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滤网传送带的端部设有刮板,刮板下方设有收集斗。前述的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培养池相连,污泥培养池又通过污泥输送管道与活性污泥池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根据印染污水中的污染物成分特点,利用了多个物理及生化处理组件的连环套接,可以有效消除废水中的染料、浆料、助剂、纤维杂质和油剂等污染物,最终可得到透明度高、化学需氧量低的无害水资源。本技术不仅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废水及污泥处理效率,十分有利于市场化推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废水喷洒管道,2-物理过滤池,3-收集斗,4-调节池,5-接触絮凝池,6-初次沉淀池,7-pH调节池,8-水解酸化池,9-活性污泥池,10-二次沉淀池,11-污泥培养池,12-滤网传送带,13-刮板,14-板式压泥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废水喷洒管道1下方的物理过滤池2,物理过滤池2上方设有滤网传送带12;所述物理过滤池2依次通过调节池4、接触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6、带气浮装置的pH调节池7、水解酸化池8和活性污泥池9与二次沉淀池10相连;所述初次沉淀池6的污泥出口与板式压泥机14相连,板式压泥机14的出液口连接至pH调节池7。所述滤网传送带12的端部设有刮板13,刮板13下方设有收集斗3。所述二次沉淀池10的污泥出口与污泥培养池11相连,污泥培养池11又通过污泥输送管道与活性污泥池9相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印染车间排出的携带污泥的废水通过废水喷洒管道1均匀地喷洒在滤网传送带12上,滤网传送带12阻隔大颗粒垃圾和长条废丝,以防止其在后续工艺中阻塞设备、降低效率;在滤网传送带12循环传送,刮板13可以将滤网传送带12上的物质刮入收集斗3,物理过滤后的废水则落入物理过滤池2,然后进入调节池4进行化学调节,然后在接触絮凝池5中进行药物混合絮凝,接着在初次沉淀池6中进行絮凝物的沉淀,废水再进入pH调节池7进行一边调节混匀、一边气浮;再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和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后,进行二次沉淀得到通体透明的无害水资源。初级沉淀池得到的污泥中仍然还有较多的有害废水,因此需使用板式压泥机进行压榨处理,压出的水排入pH调节池7进行合并处理;而二次沉淀池10得到污泥由于是经过活性污泥池的,因此是含有较多活性细菌的,因此本技术将其引入污泥培养池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培养,然后这些培养后的污泥又可以送回到活性污泥池中,进行污泥的活性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废水喷洒管道(1)下方的物理过滤池(2),物理过滤池(2)上方设有滤网传送带(12);所述物理过滤池(2)依次通过调节池(4)、接触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6)、带气浮装置的pH调节池(7)、水解酸化池(8)和活性污泥池(9)与二次沉淀池(10)相连;所述初次沉淀池(6)的污泥出口与板式压泥机(14)相连,板式压泥机(14)的出液口连接至pH调节池(7);所述滤网传送带(12)的端部设有刮板(13),刮板(13)下方设有收集斗(3)。

【技术特征摘要】
1.印染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废水喷洒管道(1)下方的物理过滤池(2),物理过滤池(2)上方设有滤网传送带(12);所述物理过滤池(2)依次通过调节池(4)、接触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6)、带气浮装置的pH调节池(7)、水解酸化池(8)和活性污泥池(9)与二次沉淀池(10)相连;所述初次沉淀池(6)的污泥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滢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仲湖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