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606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与电机定子机座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光电编码器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上,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的转子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铰接处转动灵活,通过改变两个支杆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电编码器安装固定环中心轴线的高度,也就是改变光电编码器转子轴心的高度,解决了电机转子运行时沿轴向有较大串动而损坏光电编码器的难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转速测控的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转速是电机测控中的一个重要测控项目。光电编码器的一般安装方法是使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的转子直接相连,光电编码器的固定部分与电机定子安装于同一支撑平面内,当光电编码器的转子随电机转子旋转时,在光电编码器的固定部分输出0°角信号和一系列转速脉冲信号。用于电机转速测控的光电编码器常规安装方法,一般满足不了电机转子在轴向有较大串动的应用要求。大型电机由于设计、制造和运行等各种原因, 在电机转子旋转时,电机转子往往在轴向发生串动现象,有时最大轴向串动距离达到士5mm 甚至更大。光电编码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要求转子与固定部分间的轴向串动距离要小于士 1mm,否则将损坏光电编码器。通常电机转子与光电编码器转子之间的弹性连接结构所能允许的轴向串动距离要远远小于士5mm,所以把光电编码器用于轴向串动距离较大的电机转速测控时,很容易损坏光电编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防止电机转子随着运行工况等变化在轴向产生很大串动,而损坏光电编码器的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与电机定子机座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光电编码器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上,用定位螺栓固定,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的转子硬连接。本技术中光电编码器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上,然后把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的转子硬连接,根据电机转子高度调节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随动支臂间的角度,使底座与电机定子机座固定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结构简单,铰接处转动灵活,通过改变两个支杆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电编码器安装固定环中心轴线的高度,也就是改变光电编码器转子轴心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机转子高度不同的应用情况。本技术工作时,通过两随动支臂间的角度、支臂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以及支臂与安装固定环之间的角度的变化,可以保证光电编码器在电机轴向前后移动时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转子在同一轴芯线上,当电机转子在轴向前后串动时,光电编码器也可以在同一轴线方向上随着电机转子前后串动而避免损坏。本技术可以使光电编码器安装简单方便,工作安全可靠,光电编码器转子与电机转子硬连接可以避免软连接造成的转速信号滞后。此时光电编码器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可以沿电机转子轴向随电机转子前后移动而不被损坏,解决了电机转子运行时沿轴向有较大串动而损坏光电编码器的难题。附图说明3图1是本技术原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应用安装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与电机定子机座8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2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3,如图2所示,光电编码器5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3上,用定位螺栓4固定,光电编码器的转子6与电机的转子7硬连接。电机转子旋转时,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以随动支撑方式工作,每周产生一个0°角信号以及一系列转速脉冲信号,用于电机转速测控。权利要求1. 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其特征是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与电机定子机座(8)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O)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3),光电编码器( 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C3)上,用定位螺栓(4)固定,光电编码器的转子(6)与电机的转子(7)硬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与电机定子机座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光电编码器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上,光电编码器的转子与电机的转子硬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铰接处转动灵活,通过改变两个支杆的角度可以改变光电编码器安装固定环中心轴线的高度,也就是改变光电编码器转子轴心的高度,解决了电机转子运行时沿轴向有较大串动而损坏光电编码器的难题。文档编号F16M11/38GK201994797SQ20102068543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军令, 孙凯, 李淑钰, 毕纯辉, 高尚 申请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编码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其特征是: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与电机定子机座(8)固定于同一平面,随动支臂(2)为两个支杆铰接后一端铰接在支撑安装装置底座(1)上,另一端上部铰接安装固定环(3),光电编码器(5)安装在自适应支撑安装装置的固定环(3)上,用定位螺栓(4)固定,光电编码器的转子(6)与电机的转子(7)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纯辉孙凯李淑钰高尚吴军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