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位置编码器,用于电机伺服系统等各种需要旋转位置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作为位置反馈元件广泛应用于电伺服系统中。它精度高、惯量小、稳定性好,能够直接输出数字量形式的绝对位置信息,与控制单元的连接简单方便,已成为中小功率伺服系统使用的主流位置反馈元件。伺服系统中控制器无电时编码器由电池供电,检测并记录在系统控制器不工作期间电机转子位置的变化。由于编码器由电源或电池供电时都使用同样的光电检测机构,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电池耗电量大,更换周期短,经常更换比较麻烦。进一步分析发现编码器由电池供电时的耗电量,一部分用于编码器处理电路,另一部分用于发光元件。电路部分耗电量的减少已没有太大的余地。至于用于发光元件发光的电量(通常是十至几百mw),如果能采用别的方法来实现,就可以在电池供电时发光元件不发光以减少耗电量。事实上,电池供电时的位置检测不需要多么精确,原理上讲只需要记录下转过的圈数、转向就可以了。细致的位置信息可以在上电后由光电式绝对编码器读出。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采用简易的磁性传感单元作为电池供电时的位置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伺服系统的磁光电编码器,它包括光电式绝对编码器(1)、DSP处理器(2)、控制器供电电源(5),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加减计数器(3)、磁性传感单元(4)、电池(6)、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控制器供电电源(5)的正极输出端接光电式绝对编码器(1)的正极电源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控制器供电电源(5)的负极电源端接地,光电式绝对编码器(1)的负极电源端接地,光电式绝对编码器(1)的输出端口连接DSP处理器(2)的一个输入端口,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加减计数器(3)的正极电源端和磁性传感单元(4)的正极电源端,加减计数器(3)的负极电源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殿国,史敬灼,王卫,刘汉奎,马洪飞,贵献国,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