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转子轴向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4122 阅读:6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转子轴向定位方法。包括待机工位、初测工位、切换向端工位、切风扇端工位和复测工位,五个工位间利用旋转机械手绕机械手旋转中心在各个工位上搬运被处理电机转子。1)运行时,待机工位电机转子的待机工位参考点落在机器的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上;2)初测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初测工位基准圆;3)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4)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切风扇端工位基准圆;实现了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的转子的精确轴向定位。处理不同长度的转子时,只需调节可调限位挡板的位置,即可确保加工转子的轴向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轴向定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 子平衡修正机中的转子轴向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其中转子由于受材料、制造工艺及装配的影 响,存在不平衡量。这样当转子在转动时会产生振动,带来噪音、缩短产品寿命等不良影响, 甚至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对其转子进行动平衡。电机转子生产中的动平衡的修正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手工动平衡修正机和全自 动平衡修正机。手工动平衡修正机成本较低,但是生产效率低下,平衡精度也不高,且对转 子的切割较多,进而其电气性能的削弱造成电机性能退化,不能满足高效生产优质电机的 需要。与此相比,全自动平衡修正机则生产效率等高,平衡精度高,能够对转子切削进行优 化,但是机器价格相对较贵。目前随着我国电机业的发展,采用全自动平衡修正机已经成为 必然趋势。目前使用的五工位全自动平衡修正机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消除利用 机械手在各工位之间搬运时,造成的转子轴向位置偏差的问题。五工位机器中有待机工位、 初测工位、切换向端工位、切风扇端工位和复测工位五个工位,各工位都是环绕机械手周 围,对称分布。现阶段的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转子的搬运和放置(定位) 都是单纯地依靠旋转机械手的操作,然后进行后续工序。由于旋转机械手在搬运和放置的 同时难免会使转子在其轴向产生窜动,所以旋转机械手的定位精度往往不能满足转子轴向 的精确定位需求。这样一来,具有测量功能的初测工位和复测工位就不能支承在指定的支 承面上,具有切削功能的切换向端工位和切风扇端工位上的刀具,就不能落位于所在工位 预先确定好的切削面上,引起切削面位置的改变。测量和切削的不准确,其结果就是降低机 器的性能。文献赵良梁,两工位全自动平衡机的设计、研究与实现,浙江大学,2007.采用了顶进顶出的方法来消除电机转子的轴向定位误差。在这种方法中,机 器的基准分为机器公共基准和各工位局部基准,各工位局部基准都在以旋转机械手旋转中 心为圆心,机器公共基准为半径的外侧。实施时需要为除了待机工位的每一工位设计独立 的"顶进"和"顶出"两套气动装置。“顶进",是将转子工件顶进定位到所在工位的局 部基准上,“顶出",是将转子工件顶出回到旋转机械手确定的机器公共基准上。这种方 法能很有效地消除轴向定位误差,不足之处在于每个工位需要两套气动装置,机构复杂,不 利于机器小型化,因而难于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的转子轴向定 位方法与装置,是一种简单的、易于实现的、可靠性高的并能够解决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转子轴向定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待机工位、初测工位、切换向端工位、切风扇端工位和复测工位,五个工位间 利用旋转机械手绕机械手旋转中心在各个工位上搬运被处理电机转子,运行时,流水线将 被处理转子工件运送到待机工位,这时待机工位电机转子的待机工位参考点落在机器的机 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上;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运行时,流水线将待机工位电机转子运送到待机工位,这时待机工位电机转子 的待机工位参考点落在机器的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上;2)初测工位上的初测工位电机转子,被初测工位上的待机工位气缸顶向机械手旋 转中心,到达初测工位挡板,其位移为初测工位位移,这时初测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初测工位 基准圆;3)切换向端工位上的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被切换向端工位上的切换向端工位 气缸顶离机械手旋转中心,到达切换向端工位挡板,其位移为切换向端工位位移,这时切换 向端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4)切风扇端工位上的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被切风扇端工位上的切风扇端气缸 再次顶离机械手旋转中心,到达切风扇端工位挡板,其位移为切风扇端工位位移,这时切风 扇端工位电机转子到达切风扇端工位基准圆;5)复测工位上的复测工位电机转子,被复测工位上的复测工位气缸顶向机械手旋 转中心,到达复测工位挡板,其位移为复测工位位移,这时复测工位电机转子回到机械手旋 转公共参考圆上。所述的各基准圆的关系为初测工位基准圆的半径小于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的 半径,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的半径大于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的半径,切风扇端工位基准 圆大于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半径和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的半径;有如下关系初测工位位移-切换向端工位位移-切风扇端工位位移+复测工位位移=0。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实现。2)巧妙地将多个工位的局部基准分布在公共基准两侧,利用气缸使其相互切换。3)由于气缸和可调限位挡板的配合,实现了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 的转子的精确轴向定位。4)处理不同长度的转子时,只需调节可调限位挡板的位置,即可确保加工转子的 轴向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使电机转子工件轴向移动装置示意图。图2是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转子轴向定位装置示意图。图中1、气缸,2、气缸架,3、被处理电机转子工件,4、可调基准挡板,5、电机转子工 件所在工位,6、参考点,7、待机工位参考点,8、待机工位,9、待机工位电机转子,10、机械手 旋转公共参考圆,11、流水线,12、初测工位参考点13、初测工位,14、待机工位气缸,15、初测 工位电机转子,16、初测工位挡板,17、初测工位基准圆,18、切换向端工位气缸,19、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20、切换向端工位挡板,21、切换向端工位参考点,22、切换向端工位,23、 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24、切风扇端工位,25、切风扇端工位参考点,26、切风扇端工位挡板, 27、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28、切风扇端气缸,29、切风扇端工位基准圆,30、复测工位挡 板,31、复测工位电机转子,32、复测工位气缸,33、复测工位,34、复测工位参考点,35、旋转 机械手,36、机械手旋转中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是使电机转子工件轴向移动装置示意图。图中包括气缸1、气缸架2、 被处理电机转子工件3和可调基准挡板4,使被处理电机转子工件3电机转子所在工位5。 初始状态下,被处理电机转子工件3,位于气缸1和可调基准挡板4之间,按照操作要求,被 处理电机转子工件3可以在气缸1的作用下顶住可调基准挡板4。另外,对于不同的工位, 可以将气缸1与可调基准挡板4的位置互换。操作过程中选取被处理电机转子工件3接近 重心的某点作为参考点6。如图2所示,以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有待机工位8、初测工位13、切换向端工位 22、切风扇端工位M和复测工位33等五个工位,五个工位间利用旋转机械手35绕机械手 旋转中心36在各个工位上搬运被处理电机转子,分别为待机工位8上的待机工位电机转 子9、初测工位13上的初测工位电机转子15、切换向端工位22上的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 19、切风扇端工位M上的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27和复测工位33的复测工位电机转子 31,五个工位上的电机转子工件同时被处理。待机工位8上的待机工位电机转子9的参考 点为待机工位参考点7,初测工位13上的初测工位电机转子15的参考点为初测工位参考点 12,切换向端工位22上的切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工位全自动电机转子平衡修正机中转子轴向定位方法,包括待机工位、初测工位、切换向端工位、切风扇端工位和复测工位,五个工位间利用旋转机械手绕机械手旋转中心在各个工位上搬运被处理电机转子,运行时,流水线将被处理转子工件运送到待机工位,这时待机工位电机转子的待机工位参考点落在机器的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运行时,流水线(11)将待机工位电机转子(9)运送到待机工位(8),这时待机工位电机转子(9)的待机工位参考点(7)落在机器的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10)上;2)初测工位(13)上的初测工位电机转子(15),被初测工位(13)上的待机工位气缸(14)顶向机械手旋转中心(36),到达初测工位挡板(16),其位移为初测工位位移(D1),这时初测工位电机转子(15)到达初测工位基准圆(17);3)切换向端工位(22)上的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19),被切换向端工位(22)上的切换向端工位气缸(18)顶离机械手旋转中心(36),到达切换向端工位挡板(20),其位移为切换向端工位位移(D2),这时切换向端工位电机转子(19)到达切换向端工位基准圆(23);4)切风扇端工位(24)上的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27),被切风扇端工位(24)上的切风扇端气缸(28)再次顶离机械手旋转中心(36),到达切风扇端工位挡板(26),其位移为切风扇端工位位移(D3),这时切风扇端工位电机转子(27)到达切风扇端工位基准圆(29);5)复测工位(33)上的复测工位电机转子(31),被复测工位(33)上的复测工位气缸(32)顶向机械手旋转中心(36),到达复测工位挡板(30),其位移为复测工位位移(D4),这时复测工位电机转子(31)回到机械手旋转公共参考圆(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良梁张加庆楼荣伟吴殿美杨全勇石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集智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