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081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温控器,涉及一种热敏开关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温控器,绝缘管隔绝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电连接,铆钉将双金属片、第一绝缘环、第一端子、第二绝缘环、支持片、第二端子、第三绝缘环和支架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自由端设定触点,支持片自由端连接弹片;弹片自由端设动触点,该动触点压在定触点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电连接;绝缘子将双金属片自由端与弹片固定端及支持片自由端连接起来;第一端子自由端向外延伸出一个T形的插销;一个防尘盖罩住第一端子自由端的定触点和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上述插销穿过该防尘盖侧壁上的扁插孔并扭转,使插销外端的横臂卡住该防尘盖。解决了防止灰尘污染动触点和定触点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敏开关器件。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温控器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双金属片1与支架12之间设置三个绝缘环2、8、7。第一绝缘环2与第二绝缘环8之间设置第一端子13。第二绝缘环8与第三绝缘环7之间设置第二端子14和支持片4。绝缘管11依次穿套在第一绝缘环2的中心孔、 第一端子13 —端的过孔1303、第二绝缘环8的中心孔、支持片4 一端的过孔401、第二端子 14 一端的过孔1401、第三绝缘环7的中心孔中,彻底断绝第一端子13与第二端子14和支持片4之间通过铆钉15漏电的可能性。铆钉15依次穿过双金属片1 一端的过孔101、绝缘管11和支架12 —端的过孔1201,将双金属片1、第一绝缘环2、第一端子13、第二绝缘环 8、支持片4、第二端子141、第三绝缘环7和支架12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13的自由端设有定触点1301。支持片4的自由端连接弹片3。弹片3的自由端设有动触点301,该动触点 301紧紧地压在定触点1301上,使第一端子13与第二端子14形成电连接。弹片3上开出一个U形的通槽,使弹片3的中部形成一个向根部延伸的舌片303。支持片4上开出一个U 形的通槽,使支持片4的中部形成一个向自由端延伸的舌片403。弹片3上舌片303自由端设凸点插卡在支持片4的舌片403自由端的插孔中。绝缘子10两端的锥形头分别插在双金属片1自由端的小孔102中以及弹片3固定端的小孔302和支持片4自由端的小孔402 中,绝缘子10将双金属片1的自由端与弹片3的固定端及支持片4的自由端连接起来。支架12上靠近自由端处开有螺孔1202。调整杆16通过其上部的外螺纹1601螺合在支架12 上。调整杆16内开有沿轴线延伸的通孔,该通孔的下部设内螺纹与顶丝18相螺合;该通孔的上部滑动地插装一根绝缘杆9。顶丝18将绝缘杆9推向支持片4上的舌片403。调整杆16下部到中部的外周切出一个平面1602,卡装在调整杆16中部的限位片5借助于该平面1602可以与调整杆16同步地转动。限位片5的外周上向外延伸出一个卡点501,该卡点 501与支架12自由端向下伸出的挡头1203相配合,限制限位片5和调整杆16转动的范围在0-330°之内。当环境温度上升,双金属片1受热超过规定的温度,双金属片1的自由端向上弯曲带动支持片4的自由端也向上倾斜,从而使弹片3的自由端向下摆动,动触点301 离开定触点1301,切断了第一端子13与第二端子14的电连接。当环境温度下降,双金属片 1的自由端向下复位,带动支持片4的自由端也向下复位,从而使弹片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 动触点301贴合定触点1301,恢复了第一端子13与第二端子14的电连接。转动调整杆16 或顶丝18,可以通过绝缘杆9改变支持片4上舌片403和弹片3上舌片303的初始状态,达到改变动触点301与定触点1301开合温度的目的。但是这种温控器还存在有如下缺点动触点301与定触点1301长时间分离的情况下,容易被空气中的灰尘污染,影响闭合后的导电性能。因而该温控器不适应在各种野外或多灰尘的室内环境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尘温控器,它可防止灰尘污染动触点和定触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防尘温控器,绝缘管隔绝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电连接,铆钉依次穿过双金属片一端的过孔、绝缘管和支架一端的过孔,将双金属片、第一绝缘环、第一端子、第二绝缘环、支持片、第二端子、第三绝缘环和支架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的自由端设有定触点,支持片的自由端连接弹片;弹片的自由端设有动触点,该动触点紧紧地压在定触点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电连接;绝缘子将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与弹片的固定端及支持片的自由端连接起来;第一端子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出一个T形的插销;一个防尘盖罩住第一端子自由端的定触点和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上述插销穿过该防尘盖侧壁上的扁插孔并扭转,使插销外端的横臂卡住该防尘盖。利用第一端子自由端向外延的T形插销与防尘盖侧壁上的扁插孔配合,锁定防尘盖,以确保防尘盖罩住第一端子自由端的定触点和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从而达到防尘的目的。所述的扁插孔开在防尘盖的背面的立壁上。所述防尘盖背面的立壁低于两侧的立壁,防尘盖两侧的立壁遮挡弹片的自由端和支持片对应的部分。所述防尘盖顶板的内表面设置两条凸起的筋条,上述筋条分别位于第一端子自由端的两侧。本技术防尘温控器利用第一端子自由端向外延的T形插销与防尘盖侧壁上的扁插孔配合,锁定防尘盖;以确保防尘盖罩住第一端子自由端的定触点和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从而达到防尘的目的。仅仅改变了第一端子的结构,而保留原有的其他零件,附加成本低。防尘盖采用簸箕形的结构,将扁插孔开在防尘盖背面的立壁上,易于安装。防尘盖背面的立壁低于两侧的立壁,防尘盖两侧的立壁遮挡弹片的自由端和支持片对应的部分, 可在保证弹片和支持片正常变形的同时充分遮挡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加强防尘的效果。 防尘盖顶板的内表面设两条凸起的筋条,从两侧卡住第一端子自由端,可进一步稳定防尘盖,加强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现有温控器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温控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尘温控器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实施例中防尘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实施例中防尘盖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防尘温控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该防尘温控器具有双金属片1、第一绝缘环2、弹片3、支持片4、限位片5、第三绝缘环7、第二绝缘环8、绝缘杆9、绝缘子10、绝缘管11、支架12、第二端子14、铆钉15、调整杆16、防尘盖17、 顶丝18和第一端子19等零件。请参看图3 铆钉15的上端有向外延伸的凸缘,该凸缘构成铆钉帽1501。双金属片1的大端作为固定端开有可供铆钉15穿过的过孔101,双金属片1的自由端开有小孔102。绝缘管11的内孔可供铆钉15穿过。绝缘子10的两端各有一个锥形头。第一绝缘环2的内孔可供绝缘管11穿过。请参看图5 第一端子19的左端较大,左端作为固定端开有可供绝缘管11穿过的过孔1903。第一端子19的右端即自由端1902的下表面设有定触点1901。第一端子19的自由端1902向外延伸出一个T形的插销1905。第一端子19的引出脚1904的根部开有一个让位槽1906。请参看图6和图7 防尘盖17呈簸箕形,左侧和底部敞开。防尘盖17右侧即背面的立壁1701低于两侧的立壁1703、1707,在背面的立壁1701的中部开有一个扁插孔1702。 防尘盖17的顶板1704内表面设置两条凸起的筋条1705、1706,两条筋条1705、1706分别位于扁插孔1702的两侧。顶板1704的左侧开出弧形缺口,以便贴靠第一绝缘环2。前侧立壁1707的上部从左向右开出一道上切槽1708,以供第一端子19的引出脚1904穿过。前侧立壁1707的下部从左向右开出一道下切槽1709,以供第二端子14的引出脚1401穿过。请参看图3 第二绝缘环8的内孔可供绝缘管11穿过。支持片4的左端作为固定端开有可供绝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尘温控器,绝缘管隔绝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电连接,铆钉依次穿过双金属片一端的过孔、绝缘管和支架一端的过孔,将双金属片、第一绝缘环、第一端子、第二绝缘环、支持片、第二端子、第三绝缘环和支架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的自由端设有定触点,支持片的自由端连接弹片;弹片的自由端设有动触点,该动触点紧紧地压在定触点上,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形成电连接;绝缘子将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与弹片的固定端及支持片的自由端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出一个T形的插销;一个防尘盖罩住第一端子自由端的定触点和弹片自由端的动触点;上述插销穿过该防尘盖侧壁上的扁插孔并扭转,使插销外端的横臂卡住该防尘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升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