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及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785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及罐车,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用于装卸所述液态介质的开口,该罐体内腔的底部中心形成有用于汇聚液态介质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能够较好的被卸净,由此可使得使用该罐体的罐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同时提高了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铁路罐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 体,以及包含上述罐体的罐车。
技术介绍
铁路运载液体介质的罐车是指装运冰醋酸、醋酸酐、丙烯酸、丁酸、丁酸酐等腐蚀 性化工介质的专用罐车。目前,国内投入使用的装运冰醋酸的铁道罐车属于铝质或碳钢制备的上装下卸式 的结构,也就是说,在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装载开口、在其底部设置有卸载开口,以及卸载开 口外接有控制其开关的阀件。通过在罐体的装载开口注入需要运输的液态冰醋酸,在到达 目的地之后通过罐体底部的阀件控制所述卸载开口对该罐体内部的冰醋酸进行卸载。以冰醋酸为例,由于实际中冰醋酸介质的凝固点为15. 6°C,故,以液态形式装入罐 体后的冰醋酸很容易凝固。即处于低温运输中的罐车内部的冰醋酸通常为固态。为此,业 界通过加温设备对罐体进行加热,使固态冰醋酸液化为液态,再通过外接有阀件的卸载开 口对其罐体内部的冰醋酸进行卸载。然而在冰醋酸卸载的过程中,常出现罐体内部的冰醋 酸无法完全卸载的问题,即在罐体及其配件中残余有液态冰醋酸,例如,卸载后的阀件内部 通常会残余一些液态冰醋酸,该些液态冰醋酸在凝固后会导致阀件失灵,其严重影响了罐 体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鉴于此,如何使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 被卸载干净,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该罐体 采用上载上卸式结构能够使其内部的液态介质完全被卸载,提高了罐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 全系数。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罐车,该罐车使用上述的罐体的上载上卸式结构,能 够有效提高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用于装卸所述 液态介质的开口,该罐体内腔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用于汇聚液态介质的凹槽。如上所述的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其中,所述罐体内腔为鱼腹型结构,且所述 罐体的竖向轴线与所述凹槽的轴线重合。如上所述的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其中,所述液态介质为冰醋酸、醋酸酐、丙 烯酸、丁酸或丁酸酐。如上所述的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其中,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一层防腐层。如上所述的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其中,所述罐体为采用不锈钢板制备的上 装上卸式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罐车,包括底架总成和连接于所述底架总成的转向架,以及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所述底 架总成固接于所述罐体的底部。如上所述的罐车,其中,所述底架总成和所述罐体之间设有侧管支柱总成,和/或所述转向架为集成式基础制动装置转K6型转向架。如上所述的罐车,其中,所述侧管支柱总成包括与罐体底部匹配的垫圈、一端固 定所述垫圈的侧管支柱、该侧管支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架总成 焊接固定。如上所述的罐车,其中,所述底架总成还包括侧梁,所述侧管支柱和所述底板之间 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侧管支柱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梁的一侧焊接,使得所 述侧管支柱固定于所述底架总成。如上所述的罐车,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垫圈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和腹板,该加强筋 的翼面与所述腹板焊接固定,且该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垫圈,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以及该腹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垫圈,下阶梯面连接所述底板,且所述腹板的一侧侧面 连接侧管支柱,另一侧侧面连接底架总成的牵引梁,所述牵引梁连接于所述垫圈的底部中 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车,罐体只设置一个开口,利用一个液 体输送装置即可同时满足液体的装入和卸出,利于实现液体的密封,而且通过在罐车罐体 的内部竖向轴线的底端设置凹槽,尤其是将罐体内腔设置成鱼腹型结构,利于导引液体向 该凹槽汇聚,卸载时只需使用抽液装置从顶部开口抽出,控制液体输送装置如抽液装置在 凹槽处即能够将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完全卸载,以保证液态介质不会残留于罐体内部。在 此基础上结合对罐车的罐体与底架之间的结构改进,更可使得罐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 提高,同时提高了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 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罐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罐体实施例中I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罐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罐车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罐车实施例中侧管支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罐车实施例中侧管支柱总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 型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该罐体采用上装上卸式结构,即, 装载和卸载液体都利用顶部的开口,通过罐体内腔的凹槽结构,可使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 完全被卸载,以有效提高罐体的安全系数。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中罐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 出了本技术中罐体实施例中I区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罐体8的顶部设有用于 装卸液态介质的开口(如图1中的入口总成12),且该罐体8内腔的底部中心形成有用于汇 聚液态介质的凹槽15。也就是说,罐体8被设置为上装上卸式结构,通过罐体8顶部的开口 将液态介质装入罐体8内部,以及通过罐体8上部的开口将罐体8内部的液态介质进行卸 载,例如可采用一抽液装置(图中未示出)通过罐体8的开口伸入至凹槽15内实施抽取, 罐体内的液体最终将向底部的凹槽汇聚,利于将罐体8内部的液态介质抽取干净。配合该 罐车的抽液装置可为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能够抽取罐体8内部液态介质的液体输送装置, 只要能与罐体及其开口相配合,本技术不限制该抽液装置的结构。应了解的是,本实施 例中所述的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可为冰醋酸、醋酸酐、丙烯酸、丁酸或丁酸酐等,故上述的 抽液装置可为防腐蚀的抽液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罐体8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以防止罐体 8内表面被腐蚀。特别地,凹槽15的内表面也设有一层防腐层,以保护凹槽15在装卸过程 中不被酸液腐蚀。优选地,罐体8结构可选用直筒型、鱼腹型结构,优选为底部形成向中间外凸的鱼 腹型或类似结构。为适应不同结构的罐体8,通常将凹槽15直接焊接于罐体8的底部且与 罐体8内部连通。优选设置凹槽15与罐体8的焊接处为倾斜面。另外,可将凹槽15和罐 体8制备为一体结构,如可选用内腔为鱼腹型结构的罐体8与凹槽15形成一体结构,罐体 8的竖向轴线与凹槽15的中心轴线优选为重合,以保证罐体8内部的液态介质较好地汇聚 于凹槽15内,便于完全卸载罐体内部的液态介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5的截面可为 椭圆形、半圆形、倒梯形或圆锥形结构,本技术对此不做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载液态介质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用于装卸所述液态介质的开口,该罐体内腔的底部中心形成有用于汇聚液态介质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海秦辉范俊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