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采玲专利>正文

桨之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320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桨把手结构,尤指一种伸缩式桨手握之把手结构,其主要在于当伸缩式桨的桨杆拉伸后并旋动将桨杆固定后,其把手长轴与桨面无法平行时,可单独并不妨碍桨杆下,略为拉起把手,并旋转调整到与桨面相平行;由于桨面与把手长轴相互平行时是人体工学中握持最为舒适,划桨时最易于施力的模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伸缩式桨在桨杆拉伸旋动固定后把手无法与桨面平行的解决之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桨之把手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桨之把手结构,尤指一种伸缩式桨手握的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习用的桨如图1所示,桨杆长度固定,把手固定于桨杆上,其长轴与桨面平行,但 是此一习用品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不便于置放船舶上或携带,因此业界改良成如图2所示 的伸缩式的桨杆,其操作如图2所示,拉伸桨杆至定位并旋动桨杆迫紧,达到可使用的长 度,然此一习用品却因桨杆的旋动,造成把手长轴与桨面常形成一不特定的角度,为调整把 手长轴与桨面平面,则须旋松桨杆调整把手角度,由于旋紧桨杆的方式采偏心迫紧,因而把 手角度无法确定,而导致须重复调整多次才能到达所需的位置,不适合现实所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种桨把手结构,其主要目在于,当伸缩式桨的桨杆拉伸后并旋动 将桨杆固定后,其把手长轴与桨面无法平行时,可单独并不妨碍桨杆下,略为拉起把手,并 旋转调整到与桨面相平行;由于桨面与把手长轴相互平行时是人体工学中握持最为舒适, 划桨时最易于施力的模式,本技术可提供伸缩式桨在桨杆拉伸旋动固定后把手无法与 桨面平行的解决之道。一种桨之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桨,为一近似扇型,其一端设有管状的伸缩桨杆;定位座,置设于桨杆末端中,外周缘则穿设有一对应于近桨杆末端周缘的孔,并以 一固定销穿设于其中固定;弹簧,置设于定位座之中;把手,套设于定位座,近似成T形;螺栓,穿设于定位座中,抵住弹簧,螺固于把手。其中,定位座一端面环设成齿形,另一端则设有一座,弹簧则置设于该座中,而座 底贯穿有一孔。其中,把手底端凹设有一座,座底则环设成齿形,座底并凹设有一孔。本技术优点及功效在于本技术经与习知用品比较,当伸缩桨杆拉伸后, 把手与桨面无法平行时,由把手与固定座的相对关系,可适时的拉起把手调整至适合的位 置,消除重复旋松桨杆调整把手角度不便的动作,便于消费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品示意图。图2a是另一习用品示意图。图2b是另一习用品示意图。图2c是另一习用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爆炸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爆炸放大比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6c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6d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桨10,伸缩桨杆11,定位座20,固定销25,弹簧30,把手40,螺栓50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5所示,本技术包括桨10,为一近似扇型,其一端设有管状的伸缩桨杆11,杆近末端周缘穿设有一孔 12 ; 定位座20,置设于桨杆11末端中,其一端面环设成齿形21,另一端则设有一座22, 座底贯穿有一孔23,而外周缘则穿设有一对应于近桨杆11末端周缘的孔24,并以一固定销 25穿设于其中固定;弹簧30,置设于定位座20其一端设有一座22之中;把手40,套设于定位座20,近似成T形,其底端凹设有一座41,座底则环设成齿形 42,恰能与定位座20成齿形21的一端相啮合,座底并凹设有一孔43 ;螺栓50,穿设于定位座20中,抵住弹簧30,螺固于把手40底端座底的孔43中;由上述组件所组成,如图6a、6b、6c和6d所示,当桨面与把手40长轴成一角度时, 可拉起把手40脱离与固定座20的啮合,并旋动调整角度至所需位置后,再由弹簧30的弹 力顶推使把手40与固定座20重新啮合。权利要求1.一种桨之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桨,为一近似扇型,其一端设有管状的伸缩桨杆;定位座,置设于桨杆末端中,外周缘则穿设有一对应于近桨杆末端周缘的孔,并以一固 定销穿设于其中固定;弹簧,置设于定位座之中;把手,套设于定位座,近似成T形;螺栓,穿设于定位座中,抵住弹簧,螺固于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之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座一端面环设成齿形,另一 端则设有一座,弹簧则置设于该座中,而座底贯穿有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之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把手底端凹设有一座,座底则环 设成齿形,座底并凹设有一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桨把手结构,尤指一种伸缩式桨手握之把手结构,其主要在于当伸缩式桨的桨杆拉伸后并旋动将桨杆固定后,其把手长轴与桨面无法平行时,可单独并不妨碍桨杆下,略为拉起把手,并旋转调整到与桨面相平行;由于桨面与把手长轴相互平行时是人体工学中握持最为舒适,划桨时最易于施力的模式,本技术可提供伸缩式桨在桨杆拉伸旋动固定后把手无法与桨面平行的解决之道。文档编号B63H16/04GK201872937SQ201020603908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谢采玲, 邓清舜 申请人:谢采玲, 邓清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桨之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桨,为一近似扇型,其一端设有管状的伸缩桨杆;定位座,置设于桨杆末端中,外周缘则穿设有一对应于近桨杆末端周缘的孔,并以一固定销穿设于其中固定;弹簧,置设于定位座之中;把手,套设于定位座,近似成T形;螺栓,穿设于定位座中,抵住弹簧,螺固于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采玲邓清舜
申请(专利权)人:谢采玲邓清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