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国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720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包括瓢底、设置在所述瓢底上的瓢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瓢体上的手柄,所述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使其同时具有水瓢和船桨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使用方便,特别适合水上漂流游戏时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瓢,尤其涉及一种水上飘流使用的可用作船桨的水瓢
技术介绍
水上漂流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漂流过程中,通常 会有一段面积较大、水流缓慢的水域,供人们稍事休息或者相互泼水嬉戏。由于传统的水 瓢、船桨都只能菌水或划船,功能单一,这样,游戏者在泼水、追赶或者躲闪的过程中,就需 要交替使用水瓢和船桨两种工具,容易手忙脚乱,而且,上述工具也很容易掉入水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水瓢和 船桨功能且携带使用方便的水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包括瓢底、设置在所述瓢底上的瓢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瓢 体上的手柄,所述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所述凸沿与所述手柄背向设置。所述瓢底及凸沿为一弧形曲面。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瓢底及凸沿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瓢体为圆柱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在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使其同时具有水瓢和船桨的功 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使用方便,特别适合水上漂流游戏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其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瓢底10、 瓢体20和手柄30。瓢体20设置在瓢底10上,手柄30设置在瓢体20上,瓢底10设置有径 向延伸的凸沿11。凸沿11可以设置在瓢底10的四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凸沿11可以设置在瓢底10的一侧,并与手柄30背向设置。瓢底10以及凸沿11可以设置为一弧形曲面。瓢体内部靠手柄一端(以下称后 端)较深(瓢体较高),而另一端(以下称前端)较浅(瓢体较低)。这样的弧形结构有利于在划船时瓢底与水形成较大的反作用力,而在舀水时,则可以减少水的阻力;瓢体前端低 于后端,在水瓢当船桨使用时,更有利于船桨插入水中。手柄30上设置有弧形凸起31,弧度大小以适合手握为宜,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手 对手柄的紧握感。瓢底10及凸沿11设置有加强筋12。这样可以增加其强度,使水瓢在作为船桨使 用时不易断裂。瓢体20为圆柱形。瓢体20也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锥体、碗状等其他形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包括瓢底、设置在所述瓢底上的瓢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瓢体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与所述手柄背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瓢底及凸沿为一弧形曲面。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瓢,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弧形凸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瓢底及凸沿设置有加强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瓢,其特征在于所述瓢体为圆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包括瓢底、设置在所述瓢底上的瓢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瓢体上的手柄,所述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本技术由于在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使其同时具有水瓢和船桨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使用方便,特别适合水上漂流游戏时使用。文档编号B63H16/04GK201729268SQ200920265458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温国辉 申请人:温国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作船桨的水瓢,包括瓢底、设置在所述瓢底上的瓢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瓢体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瓢底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国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