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0142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采用公知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将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乳酸超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制作成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是1~5um,平均纤度为3~4um,熔喷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30~50g/m2;然后使用公知的粘合剂和复合方法将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即制备成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克重为15~25g/m2,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2~4g/m2。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具有保暖、防水、防风、透气、透湿、舒适轻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保暖材料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的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主要是将超细纤维熔喷棉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制备成具有防水、防风、透湿、轻便舒适的保暖材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保暖材料以羽绒、驼绒、羊毛、棉花、丝绵或化学纤维等为原材料。这些材料虽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但受质地和结构特征的限制,分别存在或过于蓬松、或板结厚重、 不耐虫蛀和不耐霉变、洗涤不便、吸湿透气性差、缝纫加工不便等缺点。超细纤维熔喷棉是采用熔喷非织造布技术制得的纤维材料,由于其纤维直径小,且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因而具有高孔隙率和低孔径的特点,在单位体积内纤维的比表面积比普通纤维高几倍到十几倍,大量微细空隙使熔喷棉内含大量空气,对热量流散的阻滞作用明显高于传统保温材料, 因而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同时由于本身是超细纤维,具有高孔隙率,故产品具有更好的柔软度、透气和透湿性能,彻底消除了传统保暖材料闷热、硬挺的缺陷。但是单纯使用超细纤维熔喷棉也存在着缺陷,如抗风性能相对较差,不具备防水功能,因而当作为保暖材料也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可控等特点;所制得的产品具有保暖、防水、防风、透气、透湿、舒适轻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制备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该制备方法先采用公知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将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乳酸超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制作成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是1 5um,平均纤度为3 4um,熔喷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30 50g/m2;然后使用公知的粘合剂和复合方法将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即制备成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克重为15 25g/ m2,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2 4g/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保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 无污染,工艺可控,适于工业化应用。所制得的保暖复合材料由所述超细纤维熔喷棉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而成。由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表面密集了大量微孔,由于这些微孔是水滴的2万分之一,而仅是汗气分子的700分之一,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水滴穿透,而人体释放的汗气就可以很容易的透过薄膜蒸发,同时这些微孔呈多层的不规则的排列,可有效阻止了空气对流。因而本专利技术保暖材料,不但因为超细纤维熔喷棉而具有良好的透气保暖特点,而且还具有防水、防风、透湿、舒适轻便等特点。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保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称制备方法),采用以下工艺a、先采用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将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乳酸(PLA)超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制作成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所采用的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是1 5um,平均纤度为3 4um,所得熔喷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30 50g/m2。所述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相对于常规针刺无纺布保暖材料而言,一方面纤维要细得多,储存空气较多;另一方面可以克服针刺工艺使得保暖材料呈毡状,蓬松度差,孔隙率小的缺点,大幅提高了材料的保温性,也相对减轻了材料的重量,有利于穿着舒适。b、然后使用粘合剂和复合方法,将所述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即制备成保暖复合材料。所述的粘合剂为本领域公知的粘合剂,如乙烯-醋酸乙酯(EVA)等;所述的复合方法也为现有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克重为15 25g/m2,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2 4g/m2。选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使得保暖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风、透气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是,采用两种所述超细纤维制作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时,两种超细纤维组份的质量比为30 70 70 30。试验表明,采用这一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各组分纤维的特点,取长补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熔喷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40g/m2 ;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克重为20g/m2,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3g/m2。试验表明,采用这些参数,可以使产品的综合性能更为理想。本专利技术保暖复合材料制品由本专利技术保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制得。该保暖复合材料制品的定重为阳 70g/m2,制品的收缩率为5 6%,克罗值为1. 3 1. 5m2 · °C /W,透气率为8 10mm/s,透湿量为11000 12000g/(m2 · d),耐水压65 75KPa。该保暖复合材料制品具有保暖、防水、防风、透气、透湿、舒适轻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未述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制备PP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保暖复合材料。a、通过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先制得PP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产品克重为30g/ m2,纤维的纤度范围为1 5um,平均纤度为4um ;b、采用熔融胶点方式,将乙烯-醋酸乙酯(EVA)粘合剂均勻的喷洒到超细纤维熔喷棉的外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制备成具有防风、防水、透湿、轻便等特点的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克重为25g/m2,乙烯-醋酸乙酯(EVA)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约为2g/m2。该保暖复合材料制品的定量为57g/m2,收缩率为5%,克罗值达1. 3m2 .V /W,透气率为9mm/s,透湿量为11180g/(m2 · d),耐水压69KPa。实施例2制备PP/PET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保暖复合材料。a、通过公知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先制得PP/PET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产品克重为50g/m2,所用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为1 5um,平均纤度为4um ;PP/PET双组份超细纤维的质量比为30 70;b、然后使用PA (聚酰胺)或PES (聚酯)粉末作为粘合剂,采用撒粉粘合的方式将所述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制备成具有防水、防风、透湿、轻便等特点的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克重为15g/m2,PA(聚酰胺) 或PES (聚酯)粉末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4g/m2。该保暖复合材料制品的定量为69g/m2,收缩率为5%,克罗值达1. 5m2 .V /W,透气率为10mm/s,透湿量为11590g/(m2 · d),耐水压73KPa。实施例3制备PP/PLA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保暖复合材料。a、通过公知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先制得PP/PLA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其产品克重为40g/m2,所用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为1 5um,平均纤度为3um ;PP/PLA双组份超细纤维的质量比为40 60;b、然后使用乙烯-醋酸乙酯(EVA)作为粘合剂,采用撒粉粘合的方式将所述双组份超细纤维熔喷棉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制备成具有防水、防风、透湿、轻便等特点的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克重为20g/m2,乙烯-醋酸乙酯(EVA) 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3g/m2。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采用公知的熔喷非织造布方法,将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乳酸超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制作成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超细纤维的纤度范围是1~5um,平均纤度为3~4um,熔喷棉非织造布的克重为30~50g/m2;然后使用公知的粘合剂和复合方法将超细纤维熔喷棉非织造布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在一起,即制备成保暖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克重为15~25g/m2,粘合剂的单位面积用量为2~4g/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克琪杨建春蒋艾兵赵爱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