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505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成,所述的外层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为织物面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结构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同时,优秀的去油污和抗菌功能使该面料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成各种工作服、厨房用抹布、手套、围裙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去油污抗菌面料,属于织物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在选择衣物时除了考虑其颜色和款式外,还会考虑衣物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譬如衣物是否具有杀菌除臭功能,是否能释放负离子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否有红外线发射的功能等等。大多在企业中工作的蓝领阶级,工作环境中时常会接触油污、细菌,乃至辐射等危害人体的物质,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完全避免,所以他们必须穿着工作服。现行的工作服大多能防止油污侵害人体皮肤,但是工作服很难完全清洗,如果使用大剂量的药剂进行处理,一方面会伤害面料纤维,降低面料的耐用度,另一方面工作服中会有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而抗菌功能方面,大多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或无机抗菌材料,将织物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抗菌效果和耐洗度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同时具有去油污和抗菌功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充分发挥了面料的功能性,同时成本适中,面料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成,所述的外层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为织物面料层。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层为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混纺织物。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层混纺织物纱线条的直径为0. 06-0. 10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含有纳米银成分,纳米银通过熔体纺丝技术存在中间层面料中,提高了面料抗菌功效的时效性。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熔体纺丝法喷丝工艺温度控制在90°C -IlO0C, 喷丝直径为0. 02-0. 06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的主要成分为氨纶和涤纶,全面提高了面料的弹性和强度。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层选用织物面料为天然棉和涤纶、氨纶、锦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纺织物。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结构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同时,优秀的去油污和抗菌功能使该面料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成各种工作服、厨房用抹布、手套、围裙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油污抗菌面料剖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层,2、中间层,3、内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油污抗菌面料剖视图,该面料由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 组成,所述的外层1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2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3为织物面料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外层1为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混纺织物,其中两种纤维的混纺比例为30% 70%,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加捻工序制成低捻度混纺纱线条,其混纺纱线条的直径为0. 06-0. 10mm,通过针织工艺将制备在面料最外层。中间层2含有纳米银成分,纳米银含量为4% _6%,通过熔体纺丝技术将纳米银融合到中间层面料中,提高了抗菌面料的时效性,其中熔体纺丝法喷丝工艺温度控制在 900C -110°C,喷丝直径为0. 02-0. 06mm ;中间层2的主要成分为氨纶和涤纶,其百分含量比例为氨纶5 % -8 %,涤纶92 % -95 %。内层3选用的织物面料为天然棉和涤纶、氨纶、锦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纺织物, 通过机织工艺进行制备,其中经纱、纬纱均为36支,经纬密度分别为96和48,确保了该面料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点是该面料结构合理,制备工艺简便,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同时,优秀的去油污和抗菌功能使该面料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成各种工作服、厨房用抹布、手套、围裙等。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成,所述的外层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为织物面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为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混纺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混纺织物纱线条的直径为0. 06-0. IOmm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含有纳米银成分,纳米银通过熔体纺丝技术存在中间层面料中,提高了面料抗菌功效的时效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体纺丝法喷丝工艺温度控制在90°C -110°C,喷丝直径为0. 02-0. 06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的主要成分为氨纶和涤纶,全面提高了面料的弹性和强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污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选用织物面料为天然棉和涤纶、氨纶、锦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纺织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成,所述的外层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为织物面料层。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结构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同时,优秀的去油污和抗菌功能使该面料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成各种工作服、厨房用抹布、手套、围裙等。文档编号B32B27/36GK102161247SQ20101057959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余自家 申请人:吴江市合欣转移印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油污抗菌面料,该面料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成,所述的外层面料具有抗油污的功效,所述的中间层含有抗菌成分纳米银,所述的内层为织物面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自家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合欣转移印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