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687508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制备方法为:在溶剂中,环氧环己烷与异氰尿酸反应,摩尔比为2.9~4.0:1,反应温度100~160℃,反应时间4~10h,反应催化剂为叔胺或季铵盐。采用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与桐油酸及酸酐反应得改性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其固化双组分环氧体系得到的环氧树脂产物机械性能好,收缩率低,耐冷热冲击;耐紫外性和表面光亮度好;固化物热变型温度超过200℃。固化物的热差分析(TGA)的实验结果表明:耐热性能高于C级(200℃),表观分解温度为3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O-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CN1923821A报道,使用氰尿酸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三(羟基乙基)异氰尿酸 酯(商品名为赛克),主要应用于汽车底盘漆,改性聚酰亚胺绝缘漆,还可用于纺织、橡胶、 塑料、印刷、照像等行业。《耐高温TTOA-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涂料工业,2009年第10 期)一文报道,以桐油酸酐(TOA)和三(羟基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为原料,合成了赛 克-桐油酸酐(TTOA)固化剂,然后用TTOA固化环氧树脂E44得到TT0A-E44树脂。固化树 脂的耐热指数为174°C,表观分解温度为356°C,抗热老化性能和弯曲强度优于使用现有同 类固化剂的固化物;耐热性能小于H级(180°C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 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与桐油酸及酸酐反应所得的固化剂,用于固化双组分环氧 体系,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产物的抗热老化性能和弯曲强度优于使用现有同类固化剂的固 化物。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的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原料环氧环己烷与异氰尿酸以摩尔比为2. 9^4:1发生反应,反应温度为10(T16(TC,反 应时间为圹10 h,反应催化剂为叔胺或季铵盐,反应过程使用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 氧环己烷与异氰尿酸的摩尔比为3.广3. 3:1,反应温度为11(T14(TC,反应时间为6 9 h。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反应催化剂是三乙胺、四甲基氯化铵或三乙胺与四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用量为环氧环 己烷的0. 5 2 wt%。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反应过程使用的溶剂为水、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或其中几 种的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作为改性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 添加剂的应用。全文摘要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制备方法为在溶剂中,环氧环己烷与异氰尿酸反应,摩尔比为2.9~4.0:1,反应温度100~160℃,反应时间4~10h,反应催化剂为叔胺或季铵盐。采用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与桐油酸及酸酐反应得改性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其固化双组分环氧体系得到的环氧树脂产物机械性能好,收缩率低,耐冷热冲击;耐紫外性和表面光亮度好;固化物热变型温度超过200℃。固化物的热差分析(TGA)的实验结果表明耐热性能高于C级(200℃),表观分解温度为380℃。文档编号C07D251/34GK102127025SQ20101058370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郑寿平 申请人: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2-羟基环己基)异氰尿酸酯,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寿平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