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7525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鼓式制动器,在制动器盖(1)上安装有制动摇臂(2)和拉索支座(3),制动器盖(1)与制动蹄块同心。制动摇臂(2)通过转轴安装在制动器盖(1)上,拉索支座(3)固定在制动器盖(1)上。在考虑成本和易于实现的前提下,针对制动蹄块半径为60~70mm和制动蹄块半径为50~60mm的两类制动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经对试制样件的试验表明,完全能满足GB20073-2006对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I型试验的要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尤其是摩托车的鼓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根据国标GB 20073-2006的规定,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制动性能试验内容有0 型试验、I型试验、水衰退试验和热衰退试验,其中I型试验(满载)的要求是前轮单独制动 时,制动减速度应为> 4. 4 m/s2 ;或者前后轮同时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应为> 5. 8 m/s2。目前国内摩托车行业里,前轮采用鼓式制动的摩托车普遍存在着上述I型(满载) 制动试验不合格的问题,尤其是弯梁车,按GB 20073-2006要求进行检测时,抽检合格率几 乎为零,制动减速度偏低,无法达到上述I型试验制动性能要求。车辆的制动本身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它与很多因数有关,比如整车质量、前后轮 质量分配、质心、地面摩擦因数、轮胎附着系数、轮半径、轮毂半径、和摩擦蹄片的摩擦系数寸。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I型(满载)制动试验的制动减速度则成了 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考虑用以下方法解决1、增 加摩擦蹄片的摩擦系数,实践证明作用非常有限,若摩擦系数太高,就有轮圈磨损快和制动 发响的缺陷;2、增大制动轮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鼓式制动器,在制动器盖上安装有制动摇臂和拉索支座,制动器盖与制动蹄块同心,其特征在于,制动蹄块的半径(R)为60~70㎜,制动摇臂的臂长(L1)为85~110㎜,工作状态下在垂直于制动器盖中心线的投影平面上:拉索支座上的孔中心线与背向于制动摇臂方向的端面之交点为拉索支点,拉索支点与制动摇臂转动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L2)为98~130㎜,拉索支点与制动器盖中心连线和制动摇臂转动中心与制动器盖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a)为160~180°,拉索支点与制动摇臂转动中心连线和拉索支座孔中心线之间的夹角(b)为45~60°, 制动蹄块上摩擦片所占的周向角度(c)为120~1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孝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