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酶ChiCD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114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几丁质酶ChiCD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蛋白质,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中序列1自N末端第34至10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几丁质酶酶功能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蛋白质可以高效降解几丁质,从而可以作为饲料添加物用于制备饲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几丁质酶Chi⑶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技术介绍
几丁质又名甲壳素、几丁聚糖,是N-乙酰-β-D-葡萄糖胺 (Ν-Acetyl-β-D-Glucosamine,简称GlcNAc)以β _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聚物,是一种类似于植物纤维的六碳糖聚合体。几丁质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节肢动物虾、蟹及昆虫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生物有机资源,年生物合成量达100亿吨。几丁质酶(EC. 3. 2. 14)能将几丁质内的β _1,4糖苷键水解,最终分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根据作用方式和酶解产物,将其分为内切几丁质酶、外切几丁质酶和几丁二糖酶。内切几丁质酶从几丁质链的任一部位切割,产生几丁质寡聚糖,如(GlcNAc)2, (GlcNAc) 3等;外切几丁质酶又称N-乙酰-β -D-葡萄糖胺酶,此酶从几丁质寡糖或几丁质链的非还原末端依次切下N-乙酰- β -葡萄糖单体;几丁二糖酶则是专一性地将几丁二糖降解为几丁单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几丁质酶Chi⑶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质,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中序列1自N末端第34至10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几丁质酶功能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张宇婷刘玉春姚斌何夙旭曹雅男霍凤敏毛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