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性淀粉,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采用交联、湿热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价值低廉、可再生资源的淀粉为原料,生产出低热、高膳食纤维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抗性淀粉。
技术介绍
抗性淀粉是指淀粉及淀粉降解产物通过人体小肠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部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淀粉在人的小肠中被完全水解和吸收,直到1982年Englyst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有一部分淀粉不能被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等淀粉酶水解,因此将这部分淀粉称之为抗性淀粉。1993年欧洲抗性淀粉协会(European Flair Concerted Action on Resistant Starch)将抗性淀粉定义为不被健康人体小肠吸收之淀粉及其分解物。 Englyst等(1992)、Niba (2002)、Thompson (2000)等学者根据淀粉的来源和抗消化特性的不同,将抗性淀粉分成四大类RS1、RS2、RS3和RS4。由于抗性淀粉在预防II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和一些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病方面作用比膳食纤维强,且可有效克服强化膳食纤维食品呈不良气味、结构粗糙、口感干、缺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采用交联和湿热处理制备抗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重量浓度为30~45%的淀粉乳在25~50℃下调节pH值至10.5~12.5,然后加入占淀粉干基重量0.2~12%的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保持30~240min;三偏磷酸钠与三聚磷酸钠的重量比为95:1~99:1;(2)在40~50℃下将步骤(1)所得产物烘至水分的重量含量为15~45%;(3)将步骤(2)所得产物放入湿热反应器中,于100~140℃下湿热反应1~72h;(4)待步骤(3)产物自然冷却后加入与淀粉干基重量比为3:1~5:1的水将其分散并调节pH为6.0~7.0;(5)洗涤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