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滴丸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489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生产灯盏花素的滴丸,与现行生产用圆柱状平面型管口滴头生产的灯盏花素滴丸比较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合格品率显著提高、与市售灯盏花素片比较溶出度明显提高,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生产30mg~100mg丸重的灯盏花素滴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生产灯盏花素滴丸。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列各大疾病之首,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后遗症,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成为一个值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医药工作者不断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保健药物,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制开发不仅在救死扶伤、康复保健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药理研究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微循环,缓解微动脉痉挛,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液粘滞度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可有效治疗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中风后遗症及血管性痴呆、高血压出血、短暂性出血、中风后偏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是灯盏花素注射剂、片剂和胶囊剂,2004年灯盏花素制剂的国内销售量列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第3位,增长势头迅猛。灯盏花素注射剂虽然起效快,但是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给药途径明显不合理,尤其对于预防性用药依从性更差。灯盏花素片剂、胶囊剂虽然给药方便,但其溶出速率和溶出度低,起效慢,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卧床患者、吞咽困难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很难发挥其治疗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灯盏花素滴丸,就是要解决灯盏花素注射剂依从性差、灯盏花素片剂和胶囊剂溶出速率和溶出度低起效慢及服用不方便的问题,使灯盏花素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药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比较,灯盏花素滴丸的处方及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溶出速率和溶出度极显著提高。灯盏花素滴丸既可吞咽也可含服,特别适用于急性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卧床患者、吞咽困难患者和老年患者,服用方便,依从性极显著提高,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灯盏花素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将灯盏花素原料药细粉加入至熔融的聚乙二醇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制成均匀的药液后,采用目前工业化生产广泛应用的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滴丸机生产滴丸时,由于滴管口径、滴管管壁厚度、药液界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使丸重差异和丸粒的圆整度不易控制,合格品率低,而且只能生产丸重在30mg以下的滴丸。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行滴丸机滴头存在的问题,采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使药液液滴与滴头管口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大界面张力,克服目前滴丸机使用的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管口与药液液滴接触面积小、界面张力小导致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不易控制的问题,提高合格品率,还可以增加丸重减少服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溶出度与灯盏花素片比较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生产灯盏花素滴丸取1重量份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熔融的2~10重量份聚乙二醇和/或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45℃~0℃的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35℃~4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干燥30分钟~60分钟,筛丸选丸,检验,分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如附图所示,包括螺纹丝柱1、棱柱2、滴头柱3、药液料斗4、滴头管5和滴头凹面型管口6,滴头凹面垂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180°。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灯盏花素滴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行滴丸机使用的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比较,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提高合格品率。2.与灯盏花素片比较溶出度显著提高。溶出度检查法取样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药典二部附录X C)第二法,以15%乙醇溶液5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溶液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24小时的野黄芩苷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频率40KHZ,功率120W)30分钟使溶解,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检测溶出量。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溶出量,即得。采用以上方法检查市售灯盏花素片的溶出度为68.3%。3.可以生产30mg~100mg丸重的灯盏花素滴丸。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1重量份粉碎过100目筛的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1~4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与2~5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混合熔融的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5℃~85℃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40℃~0℃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5%的条件下干燥60分钟,筛丸选丸,检验,分装,即得。与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比较,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合格品率提高30%。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溶出度为95.3%。实施例2取1重量份粉碎过100目筛的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2~6重量份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8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35℃~5℃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30分钟,筛丸选丸,检验,分装,即得。与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比较,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合格品率提高21%。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溶出度为96.1%。实施例3取1重量份粉碎过100目筛的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1~5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2~4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与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熔融的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5℃~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40℃~5℃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60分钟,筛丸选丸,检验,分装,即得。与圆柱状平面管口滴头比较,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丸重差异和丸粒圆整度合格品率提高35%。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溶出度为98.4%。说明书附图说明附图1为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俯视图附图2为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仰视图附图3为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剖面图附图3中标注1为螺纹丝柱示意图、2为棱柱示意图、3为滴头柱示意图、4为药液料斗示意图、5为滴头管示意图、6为滴头凹面型管口示意图,标注α为滴头凹面垂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灯盏花素滴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取1重量份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熔融的2~10重量份聚乙二醇和/或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45℃~0℃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35℃~4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干燥30分钟~60分钟,筛丸选丸后检验、分装制成灯盏花素滴丸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灯盏花素滴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取1重量份灯盏花素细粉加入至熔融的2~10重量份聚乙二醇和/或0.1~3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基质中,搅匀,制成均匀的药液,在70℃~90℃保温条件下用限径圆柱状凹面型管口滴头滴制法滴制,用45℃~0℃二甲基硅油递度冷却,油丸分离,在温度为35℃~45℃、相对湿度为45%~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进陶琳穆正义刘孝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