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运动模仁止退机构的注塑模具,属于模具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塑料制品都是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加工,一些结构上较复杂的制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主要是靠良好的模具结构来保证制品的成品率和模具自身安全性的。针对上述类型制品的生产模具通常采用斜抽芯的结构方式,但此种方式的缺点是因注塑压力过大而使运动公模仁(斜抽大入子)后退,进而导致PL面合不紧,从而形成毛边,影响制品外观,因此需要考虑从模具本身的设计改进来着手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塑料制品的外观及模具本身动作的顺畅与安全性的具有运动公模仁止退机构的注塑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运功公模仁止退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承板、动模板、定模板、运动公模仁和束块,其中,定模板和动模板相对设置,运动公模仁设置于定模板和动模板配合形成的型腔内,动模承板位于动模板的下部,并与动模板通过等高螺丝连接,而束块则固定在动模承板上,并穿过动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公模仁止退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运功公模仁止退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承板、动模板、定模板、运动公模仁和束块,其中,定模板和动模板相对设置,运动公模仁设置于定模板和动模板配合形成的型腔内,动模承板位于动模板的下部,并与动模板通过等高螺丝连接,而束块则固定在动模承板上,并穿过动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公模仁止退机构,运动公模仁止退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止退导杆,其中,驱动装置固定在动模板上表面一侧,与其连接的止退导杆则伸向运动公模仁,止退导杆的端面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与运动公模仁的斜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顺,朱昭宇,韦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凯达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