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3438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防压装置,在模具的模腔下部,位于被加工的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在检测孔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避免金属件不正确放置与注塑件粘在上模等非正常情况导致的模具与设备故障,提高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防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带用带扣零件通常采用立式注塑成型机对冲压后金属件进行头部注塑, 在成型机的动块设置有一套上模,在成型机下部回装平台上设置有两套下模,工作时轮流与上模进行配合,实现高效率的注塑生产。由于塑料成型的收缩特性,在脱模时产品会有可能粘在上模,此时如果作业员没有及时发现,后一个下模继续转入作业,则模具合模时会被压溃爆裂,不仅模具报废、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同样,如果准备进入注塑的模具上金属件没有正确放置到位,歪斜在模腔中进入合模,则也会发生上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模具防压装置,从而可以避免压模事故,确保模具、设备与生产安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防压装置,在模具的模腔下部,位于被加工的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在检测孔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日本欧姆龙公司的E2C系列传感器,安装后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 Imm0本技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避免金属件不正确放置与注塑件粘在上模等非正常情况导致的模具与设备故障;通过实际运行对比,现有模具平均每年会发生1. 5次压模故障,而在加装了本技术之后,长期运行都没有发生上述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局部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在下模1的模腔2下部,位于被加工的金属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3,在检测孔3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4,距离传感器4的检测端头部距离模面一定距离,距离传感器4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本技术采用的距离传感器为日本欧姆龙公司的E2C系列传感器,其检测距离为0 1. 5mm,安装后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1mm。实际工作时,设定在下模回装平台进行回转时,两套下模的传感器开始工作对于已完成注塑转出的下模,如果注塑后工件正常保留在下模上,则传感器不会被触发报警,而如果工件粘模保留在上模上,则传感器被触发,设备暂停报警,由作业员对模具进行检查,取下粘模的工件;同时对于准备转入进行合模的下模,如果金属件没有放置到位,此时金属件的表面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超过了设定阀值,则传感器也被触发,设备暂停报警,由作业员对模具进行检查,重新放置工件到位;如果两个传感器都检测合格,则关闭传感器,设备继续工作。通过上述监控,可以有效避免金属件不正确放置与注塑件粘在上模等情况产生的故障,通过实际运行对比,模具未加装本技术,平均每年会发生1. 5次压模故障,而在加装了本技术之后,长期运行都没有发生上述事故。 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模腔下部,位于被加工的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在检测孔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日本欧姆龙公司的E2C系列传感器,安装后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1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防压装置,在模具的模腔下部,位于被加工的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在检测孔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避免金属件不正确放置与注塑件粘在上模等非正常情况导致的模具与设备故障,提高安全性。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006561SQ20112006275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金阳, 王浩 申请人: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模腔下部,位于被加工的件下方设置有检测孔,在检测孔内部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头部低于模面,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成型机的控制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刘金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