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991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与定模板,该动模部分设有动模板、承重板与下固定板,所述承重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固定于承重板的两端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比较简单,通过在定模的承重板下方设置支撑块,减小了承重板的厚度,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支撑块之间设有空间,便于人工或者机械搬运模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低压注塑模具在制造业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成型工具,一般由可开合的定模和动模叠加组成。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技术中低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 10与定模板11,动模部分依次设有动模板20、承重板21与下固定板22。此种结构的低压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动模部分没有设置扣手位,模具在吊装或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其它专业吊装工具进行搬运,比较不便。2、承重板由一整块钢材加工,十分耗费材料,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与定模板,该动模部分设有动模板、承重板与下固定板,所述承重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固定于承重板的两端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设有两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为方形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比较简单,通过在定模的承重板下方设置支撑块,减小了承重板的厚度,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支撑块之间设有空间,便于人工或者机械搬运模具。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已知技术中低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新型低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新型低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该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101 与定模板102,该动模部分依次设有动模板201、承重板202、支撑块203与下固定板204。该支撑块203为方形体,其设有两块,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置多块,在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块支撑块203为例,予以说明。该两支撑块203分别固定于承重板202的两端边。采用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减小承重板202的厚度,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两支撑块203之间设有空间,便于人工或者机械搬运模具。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凡是依本技术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与定模板,该动模部分设有动模板、承重板与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固定于承重板的两端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设有两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为方形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与定模板,该动模部分设有动模板、承重板与下固定板,所述承重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固定于承重板的两端边。本技术的结构比较简单,通过在定模的承重板下方设置支撑块,减小了承重板的厚度,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支撑块之间设有空间,便于人工或者机械搬运模具。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989298SQ20112005349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邝槐彬 申请人: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低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设有上固定板与定模板,该动模部分设有动模板、承重板与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固定于承重板的两端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槐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