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1156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挂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夹具本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所述挂杆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施加的拉力方向与挂杆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测试中夹具保持平衡,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使拉力传感器测出准确的拉力数据,提高测试精度;同时,两根固定的绕带轴使绕带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测试效率;另外,在夹具上配置平衡块,避免了夹具本身对测试精度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Ribbon tension testing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bbon tension test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xture body, the upper clamp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shaft and the hang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force sensor, the center line of the shaft and the hanging rod line perpendicular to the clamp body are fixedly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the first belt winding shaft and two belt winding shaft, outer circumference tangent overlap extension line and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hanging rod and the first winding axis of the vertic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he extended center line of the hanging rod line direction of the pulling force exerted by the test fixture to keep balance, there will be no deviation, so that the tension sensor to measure tension data accurately, improve the preci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fixed ribbon winding shaft to make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fast,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disposition counterbalance on the fixture, the fixture itself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n the test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辅助对用于汽车安全带的织带进行拉力测试。
技术介绍
为防止撞车时发生人身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织带用于汽车安全带的制造,织带的质量对于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织带拉力测试用于测试织带的极限拉力,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对于测试的精确度起着关键作用。如图1、1A、 1B、1C为现有的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包括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轴1',挂轴Γ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两块侧板2'上部,两块侧板2'下部固定连接下半轴4'的两端,上半轴3'两端活动安装在两块侧板2'的长圆孔201'中,进行拉力测试时,织带5'如图IC缠绕,并对织带5'施加向下的拉力(如图IB中箭头F'),由于受力点偏离挂轴1'的中心,使施加的拉力发生偏斜,从而使拉力传感器测出的拉力数据产生误差;另外,上半轴3'在重力作用,与下半轴4'合在一起,使织带缠绕、装夹比较困难,影响了测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精度,同时,方便织带的缠绕、装夹,提高测试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由两块平行的侧板通连接板固定连接构成,夹具本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挂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夹具本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第一绕带轴位于第二绕带轴上方,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挂杆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下方设有平衡块。所述第一绕带轴的直径为35毫米,所述第二绕带轴的直径为20毫米,第一绕带轴与第二绕带轴之间的间距为40毫米。所述挂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施加的拉力方向与挂杆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测试中夹具保持平衡,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使拉力传感器测出准确的拉力数据,提高测试精度;同时,两根固定的绕带轴使绕带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测试效率;另外,在夹具上配置平衡块,避免了夹具本身对测试精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力测试夹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IA为现有技术中拉力测试夹具的主视图。图IB为图IA的右视图。图IC为图IA的A-A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图3的B-B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飞所示,本技术包括夹具本体100,夹具本体100由两块平行的侧板3 通过连接板8焊接在一起构成,夹具本体100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1可转动连接,转轴2的中心线与挂杆1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挂杆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挂杆1通过外螺纹拉力传感器。夹具本体100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4及第二绕带轴5,第一绕带轴4位于第二绕带轴5上方,第一绕带轴4及第二绕带轴5与转轴2 平行,挂杆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第一绕带轴4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如图4、图5中织带 6的绕出方向)重合。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下方设有平衡块7,使整个夹具在不受力时保持平衡,避免夹具本身不平衡对测试数据精度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绕带轴4的直径为35毫米,第二绕带轴5的直径为20毫米, 第一绕带轴4与第二绕带轴5之间的间距为40毫米,测试时,夹具通过挂杆1连接拉力传感器,织带如图5中所示缠绕,织带6绕过第二绕带轴5后,重叠绕过第一绕带轴4,对织带 6施加的垂直向下的拉力(如图4、图5中箭头F),拉力方向与第一绕带轴4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方向相同,同时,拉力方向与挂杆1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这样在施加的拉力时使夹具保持平衡,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使拉力传感器测出精确的拉力数据。权利要求1.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由两块平行的侧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构成,夹具本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挂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夹具本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第一绕带轴位于第二绕带轴上方,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挂杆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重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下方设有平衡块。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直径为 35毫米,所述第二绕带轴的直径为20毫米,第一绕带轴与第二绕带轴之间的间距为40毫米。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挂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夹具本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所述挂杆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施加的拉力方向与挂杆的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测试中夹具保持平衡,不会发生偏斜,从而使拉力传感器测出准确的拉力数据,提高测试精度;同时,两根固定的绕带轴使绕带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测试效率;另外,在夹具上配置平衡块,避免了夹具本身对测试精度的影响。文档编号G01N3/04GK201945503SQ20112006275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胡慧明, 袁迅 申请人: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带拉力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由两块平行的侧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构成,夹具本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连接拉力传感器的挂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挂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夹具本体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第一绕带轴位于第二绕带轴上方,第一绕带轴及第二绕带轴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挂杆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绕带轴的外圆周上的垂向切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明袁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理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