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767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09
一种塑料成型系统,主要应用于两种以上的塑料射出,主要包含有至少两组模具组件,每一模具组件包含公模、母模,且母模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通过公模叠合于母模的核心部件上而形成模穴,提供第一塑料射入来形成第一部件,而后利用移动装置将此核心部件连同第一部件取出,而移至下一母模内结合,提供第二塑料射入于第一部件上形成第二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塑料成型系统,应用于譬如为电子装置等各种塑料的射出成型,特别是一种可成型包含至少两种塑料材料的塑料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装置为了迎合市场对于产品外观日益多样化的潮流,机壳的型态、色彩也随之丰富以及多变;以最常见的塑料外壳为例,要达成此一目的,最常见者为多色射出成型的技术。以传统多色射出成型而言,是以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母模(stationary cavity,或称固定侧)来达成变换几何空间给多色多料注射成型;然而,一旦遇到了需要以双边(moving halfand stationary,可动侧与固定侧)同时进行几何变换,并给予变换色料填充空间时便无法达成;即便是用浮升(降)入子(floating sub-insert)来进行,也常常受限于射压面积、注射成型材料、成型条件以及所要生产的产品结构或机构空间限制,终究无法 如愿或是只有局部小面积区域可行而已。另一方面,对于仅仅旋转浮生板(也称中板)或入子的结构而言,常常受到旋转件载荷的限制,以及无法达成产品外周围几何变换,并带有斜销机构需求的产品。再者,传统多色射出中,如果要进行两侧(Core and cavity)产品外围的几何变换时,最常运用的就是至少以不同两组母模滑块(two sets slides at each cavities)来达成;然而,此一作法之最大的缺点为会产生出四条到五条的分滑块模线,这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而言,无非是一个致命的伤痛。因此,就目前多色塑料射出成型来说,如何克服此些问题,为产业长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料成型系统,应用于譬如为电子装置等各种产品的成型工件射出,利用移动装置以及母模的核心部件可取出的特性,来达成两种以上塑料材料的射出;因此,不仅取消了传统用以变换空间的滑块设计,而突破传统多色射出的产品外观的缺失,同时也消除了分模线,进而减少后续完成工件后所需要抛光工艺的工时以及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一种塑料成型系统,包含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以及移动装置。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比邻排列,且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分别具有公模以及母模。每一个母模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核心部件具有循环的散热管道。公模能够合模至相对应的母模的核心部件而分别形成模穴。第一塑料射入第一模具组件的模穴以成形第一部件。移动装置能够将第一模具组件的核心部件与第一部件取出而移至相邻的第二模具组件的母模内,而供第二塑料射入以成形第二部件。另一方面,塑料成型系统还可包含第三模具组件,而与第一模具组件、第二模具组件构成三角形的排列配置,而提供三种异质性塑料的射出。且为了克服散热的问题,核心部件内具有循环的散热管道,其内充填有制冷剂,利用塑料射出产生的高热产生自然的毛细现象来达到循环散热的目的;同时,也可配合边缘高导热件的设计,而可以接触传导的方式,将热传输至母模的传热件,通过母模的散热系统将热予以排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技术,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母模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母模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开模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取出核心部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核心部件对调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核心部件装入相邻母模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合模后注入第二塑料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开模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取出完成的异质性材料的成型工件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散热系统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分解状态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塑料成型系统,包含第一模具组件I以及第二模具组件2,第一模具组件I与第二模具组件2比邻排列,且第一模具组件I具有第一公模21与第一母模13,第二模具组件2具有第二公模22以及第二母模14。如图2、3所示,每一母模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第一母模13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11,核心部件11具有定位孔111,而第一母模13具有供核心部件11装设的核心装设槽131以及定位块132,而可供核心部件11装设入核心装设槽131,并通过定位块132以及定位孔111的相互配合,而可正确的定位安装。相同的,第二母模14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12,核心部件12具有定位孔121,而第一母模14具有供核心部件12装设的核心装设槽141以及定位块142,而可供核心部件12装设入核心装设槽141,并通过定位块142以及定位孔121的相互配合,而可正确的定位安装。接着请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合模状态示意图,通过第一公模21合模至第一母模13,并重叠覆盖于其核心部件11而可分别形成可供射出的第一模穴211 ;通过第二公模22合模至第二母模14,并重叠覆盖于其核心部件12而可分别形成可供射出的第二模穴221 ;其中,第二模穴221的空间大于第一模穴211,此部分容后详述。同时,并通过第一塑料射入第一模具组件I的第一模穴211后,而可形成第一部件31。接着予以开模、冷却后(见图5),利用譬如为机械手臂的移动装置予以将第一模具组件I的第一母模13的核心部件11取出(见图6),而移至相邻的第二模具组件2的第二母模14内,换句话说,请参阅图7,乃是将二个核心部件11、12予以对调。如图8所示,因两核心部件11、12的规格设计相同,且配合的第一母模13的装设槽131以及定位块132、第二母模14的装设槽141以及定位块142也相同,因此可以轻易地予以对调装入。且因为第一部件31位于核心部件11上,因此也会连核心部件11 一同移动至第二母模14内。接着以第一公模21、第二公模22予以合模,参阅图9、10,合模后,分别形成第一模穴211以及第二模穴221,因第二模穴221的空间大于第一模穴211,因此可以将整个第一部件31包覆,并保有额外可供第二塑料射入;此时,为了可连续生产,第一模穴211内也同时射入第一塑料。因此,在第一部件31上注入第二塑料后,则来完成包含第一部件31以及第二部件32的异质性成型工件30。此处所指的不同塑料(第一塑料、第二塑料)可为不同颜色或是不同材料的塑料。接着,如图11、12所示,再予以冷却、开模后,即可将完成的异质性成型工件30予 以取下,而同一工艺中完成的第一部件31,则可供重复进行上述步骤,来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再者,请参阅图13,为本专利技术塑料成型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乃是针对两种异质性材料来予以描述、说明,若是针对三种不同塑料,除了上述的第一模具组件I、第二模具组件2外,还具有第三模具组件3,同样,其第三母模16也包含可分离的核心部件15 ;而整体配置上,则第一模具组件I、第二模具组件2以及第三模具组件3构成三角排列配置,实际生产时,第一模具组件I完成第一部件射出后,移动装置将第一模具组件I的核心部件11连同第一部件31取出而移至相邻的第二模具组件2的第二母模14内,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成型系统,其特征是,包含:第一模具组件与第二模具组件,上述第一模具组件与上述第二模具组件比邻排列,且上述第一模具组件与上述第二模具组件分别具有公模以及母模,每一个上述母模具有可分离的核心部件,上述核心部件具有循环的散热管道,上述公模能够合模至相对应的上述母模的上述核心部件而分别形成模穴;以及移动装置,第一塑料射入上述第一模具组件的上述模穴以成形第一部件,上述移动装置能够将上述第一模具组件的上述核心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取出而移至相邻的上述第二模具组件的上述母模内,而供第二塑料射入以成形第二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乐文
申请(专利权)人:凯达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