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66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09
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属于机器人执行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定法兰、动法兰、支柱、轴承和芯轴等,芯轴与中板固定,中板下设置直线导轨Ⅱ,Y平台上设置滑块Ⅱ,Y平台下方设置直线导轨Ⅰ,X平台上设置滑块Ⅰ,主板上装支承座,支承座与关节轴承铰接连接,关节轴承上设置螺杆,螺杆与X平台连接,主板下方设置圆柱定位销、菱形定位销、预置铜环和预注塑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具有自动调节作用,简化机器人坐标和轴线姿态调试过程,降低调试时间,保证预置件放入注塑模具内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而且在模具修理后再次上注塑机时,无须重新调整机器人空间坐标精度,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执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精确放置零件进入注塑模具内各种场合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应用在注塑前零件预置入注塑机模具的场合,有的直接由机器人精度来保证注塑前零件预置入注塑机模具内的精度,有的为了弥补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误差造成的零件预置精度偏差,在机器人手臂前端安装的终端执行器上装有导向定位销,而模具内装有导向套,以导向定位销进入导向套内来修正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误差,但机器人手臂前端安装的终端执行器定位机构基本上都是刚性结构。 目前技术普遍存在如下诸多问题1)准确寻找机器人空间定位坐标难度大;2)准确调整机器人前端定位销轴线姿态相当困难;3)模具下线修理后,再次上注塑机时,机器人需要重新调整上述定位坐标及轴线姿态;4)机器人定位销根本无法调整至理论正确坐标和理论正确轴线姿态,所以机器人刚性容易遭受较大额外附加外力破坏,机器人定位精度维持时间不长也遭到破坏,机器人定位精度急剧降低;5)预置件位置偏差造成注塑产品不良率较高;6)注塑模具因为预置件位置偏差而合模损坏风险高,增加模具维护成本;7)调试机器人准确空间坐标时间长、效率低,影响产量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精确放置零件进入注塑模具内各种场合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包括与机器人手臂前端法兰连接的定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法兰下设置动法兰,定法兰下设置四套支柱I,动法兰上设置四套支柱II,支柱I与支柱II交替设置,相邻的支柱I与支柱II由拉簧连接,所述的定法兰内设有轴承I和轴承II,轴承I和轴承II之间设置芯轴,芯轴与中板固定,中板下设置直线导轨II,Y平台上设置与直线导轨II组成移动副的滑块II,Y平台下方设置直线导轨I,X平台上设置与直线导轨I组成移动副的滑块I,主板上装四个支承座,支承座通过销轴与关节轴承铰接连接,关节轴承上设置螺杆,所述的螺杆与X平台连接,所述的主板下方设置圆柱定位销、菱形定位销、预置铜环和预注塑针,所述的圆柱定位销、菱形定位销导入模具相应定位孔内,用于定位作用。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平台两侧装支座I,支座I内装弹簧I,所述的弹簧I有预压缩量给支座I施加对称置中力。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平台两侧装有支座II,支座II内装有弹簧III,所述的弹簧III预压缩给支座II施加对称置中力。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顶端穿出于X平台,并由双螺母固定,所述的螺杆中部是弹簧II,弹簧II上装有球面垫圈组,球面垫圈组位于X平台的下方。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执行器部件与模具存在X向误差时,Y平台和支座I之间的两侧弹簧I 一侧进一步压缩,另一侧预压缩量减少,X平台相对于Y平台沿X向移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X向偏差。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执行器部件与模具存在Y向误差时,中板与支座II之间的两侧弹簧III一侧进一步压缩,另一侧预压缩量减少,Y平台相对于动法兰沿Y向移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Y向偏差。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执行器部件与模具存在X轴或Y轴角度误差时,X平台推动四组球面垫圈组并进而推动四条弹簧II,四条弹簧II进阶压缩量各不相同,X平台相对于主板绕X轴、Y轴复合转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X轴、Y轴角度偏差,即当四条弹簧II分为分别与X轴平行的两组,一组进阶压缩量大,另一组进阶 压缩量少,X平台相对于主板绕X轴转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X轴角度偏差;当四条弹簧II分为分别与Y轴平行的两组,当一组进阶压缩量大,另一组进阶压缩量少,X平台相对于主板绕Y轴转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Y轴角度偏差。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执行器部件与模具存在Z轴角度误差时,定法兰与动法兰之间的两组共四条拉簧,一组进一步拉伸,另一组预拉伸量减少,动法兰相对于定法兰绕Z轴转动,自动修正执行器部件与模具间Z轴角度偏差。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与操作机器人接近模具定位孔,在X向、Y向坐标允许误差分别为±3_。所述的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与操作机器人接近模具定位孔,X轴、Y轴、Z轴角度误差分别±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X轴、Y轴和Z轴误差调整机构,达到用更低精度机器人代替高精度机器人完成预置件入注塑模具的工作,极大降低机器人投入成本,简化机器人坐标和轴线姿态调试过程,完全抛弃对机器人调试精度要求,大幅度降低调试时间; 2)本专利技术的执行器在发现轴向存在位置偏差或角度偏差时,通过调节,自动修正偏差,保证预置件放入注塑模具内精度,极大降低预置件入位精度差引起的产品注塑不良,提高产品合格率;而且在模具修理后再次上注塑机时,无须重新调整机器人空间坐标精度,极大提闻生广效率; 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一种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消除执行器定位销导入模具定位孔时对机器人的额外附加力,保护机器人刚性和精度耐久性长期不受破坏;极大降低因预置件入位精度差引起的模具合模意外损坏几率,减少模具意外维修成本,减少因模具维护造成注塑机台闲置成本;提高机器人放预置件入模具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法兰与动法兰拉簧连接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_定法兰,2-支柱I,2a—支柱II,3-拉簧,4-动法兰,5-滑块I,6_直线导轨I,7-Y平台,8-弹簧I,9_支座I,IO-X平台,11-双螺母,12-球面垫圈组,13-螺杆,14-弹簧II,15-关节轴承,16-销轴,17-支承座,18-主板,19-预置铜环,20-菱形定位销,21-预注塑针,22-圆柱定位销,23-支座II,24-弹簧III,25-芯轴,26-轴承I,27-轴承II,28-中板,29-直线导轨II,30-滑块II。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I-4所示,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包括定法兰I,所述的定法兰I下固定四套支柱I 2,动法兰4上固定四套支柱II 2a,通过四条拉簧3分成两组预拉伸分别钩于四套支柱2和支柱2a孔内,其中二条拉簧3以顺时针钩于定法兰I下的二套支柱2与动法兰4 上的二套支柱2a之间,另二条拉簧3以逆时针钩于定法兰I下的二套支柱2与动法兰4上的二套支柱2a之间,定法兰I给动法兰4施加顺时针和逆时针同等预拉扭力矩,定法兰I内设置轴承I 26和轴承II 27,两轴承间设置芯轴25,芯轴25下方与中板28固定,中板28下装直线导轨II 29,Y平台7上装滑块II 30,直线导轨II 29与滑块II 30组成移动副,Y平台7两侧装有支座II 23,支座II 23内装有弹簧III 24,弹簧III 24预压缩给支座II 23施加对称置中力,Y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器人柔性自适应终端执行器,包括与机器人手臂前端法兰连接的定法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法兰(1)下设置动法兰(4),定法兰(1)下设置四套支柱Ⅰ(2),动法兰(4)上设置四套支柱Ⅱ(2a),支柱Ⅰ(2)与支柱Ⅱ(2a)交替设置,相邻的支柱Ⅰ(2)与支柱Ⅱ(2a)由拉簧(3)连接,所述的定法兰(1)内设有轴承Ⅰ(26)和轴承Ⅱ(27),轴承Ⅰ(26)和轴承Ⅱ(27)之间设置芯轴(25),芯轴(25)与中板(28)固定,中板(28)下设置直线导轨Ⅱ(29),Y平台(7)上设置与直线导轨Ⅱ(29)组成移动副的滑块Ⅱ(30),Y平台(7)下方设置直线导轨Ⅰ(6),X平台(10)上设置与直线导轨Ⅰ(6)组成移动副的滑块Ⅰ(5),主板(18)上装四个支承座(17),支承座(17)通过销轴(16)与关节轴承(15)铰接连接,关节轴承上(15)设置螺杆(13),所述的螺杆(13)与X平台(10)连接,所述的主板(18)下方设置圆柱定位销(22)、菱形定位销(20)、预置铜环(19)和预注塑针(21),所述的圆柱定位销(22)、菱形定位销(20)导入模具相应定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怡得乐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