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化盆地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砂箱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CT技术对构造模拟模型内部研究,具有很多优点,该方法可以不破坏模型结构,在变形过程中观察其内部变化,因而运用CT扫描地质模型在国外一些实验室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法国francais石油公司Colletta等(1991)、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地质系Wilkerson等(1992)、日本千叶大学Ueta等(2000)。这些实验室利用CT扫描模型,是将模型缩小简化放到医用CT腔内,模型在CT腔内产生变形,并通过CT扫描取得数据。由于医用CT腔体积限制,产生模型变形需要底板、 推杆、电缸等辅助设备,因而设计的模型必须是体积小、边界条件简化,无法对体积较大复杂结构的模型进行扫描。为了利用医用CT腔最大体积扫描模型内部结构,在正常的模拟实验台上使模型变形,然后通过搬运装置将砂箱搬运到CT机的运输带上,通过传输带将模型送到指定CT腔内扫描,扫描结束后,再通过搬运装置运回到实验台上继续实验。由于模拟实验的材料主要为无粘性的石英砂等,要求搬运缓慢、平稳,不破坏模型结构,同时要求回位准确,便于继续实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化盆地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砂箱搬运装置,由计算机、电气控制设备和机械部分构成;机械部分由上行运动框架、平行运动框架、抓取装置、同步运动齿轮皮带、提升驱动电机、提升杆、抓取驱动电机、直线电机、液压缓冲装置和限位传感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动电机固定在上行运动框架的上部,提升驱动电机轴固定在两根提升杆顶部间,通过同步运动齿轮皮带与抓取装置底座顶部连接,限位传感器位于提升杆上部,液压缓冲装置位于抓取装置上;上行运动框架上端滑动配合固定在平行运动框架上。抓取装置由四根下端部为钩型结构的爪构成,上端部滑动配合固定在抓取装置底座上,并分别与位于抓取装置底座上的抓取驱动电机连接,抓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军,李本亮,雷永良,吴晓俊,贾东,石昕,陈竹新,杨庚,解国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