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永强专利>正文

电阻蒸发镀膜机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430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阻蒸发镀膜机的改进结构,包括工件架底座,工件架底座上设有蒸发电极杆支架,蒸发电极杆支架间连接有蒸发电极杆,蒸发电极杆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上挡板蒸发电极杆支架上连接有挡板主杆,挡板主杆在蒸发电极杆支架上进行自转,挡板主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支肋骨,挡板支肋骨固定连接上挡板,上挡板通过挡板支肋骨和挡板主杆转动连接在蒸发电极杆支架上,蒸发电极杆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下挡板,下挡板开口朝向上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隔离温度,不让高温而使工件烤焦,还有挡污油气,不使污油气蒸发到工件上破坏工件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蒸发镀膜机。
技术介绍
在真空中制备膜层,包括镀制晶态的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单质或化合物膜。通过加热蒸发某种物质使其沉积在固体表面,称为蒸发镀膜。蒸发物质如金属、化合物等置于坩埚内或挂在热丝上作为蒸发源,待镀工件,如金属、陶瓷、塑料等基片置于坩埚前方。待系统抽至高真空后,加热坩埚使其中的物质蒸发。蒸发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以冷凝方式沉积在基片表面。薄膜厚度可由数百埃至数微米。膜厚决定于蒸发源的蒸发速率和时间(或决定于装料量),并与源和基片的距离有关。对于大面积镀膜,常采用旋转基片或多蒸发源的方式以保证膜层厚度的均勻性。从蒸发源到基片的距离应小于蒸气分子在残余气体中的平均自由程,以免蒸气分子与残气分子碰撞引起化学作用。蒸气分子平均动能约为0. 1 0. 2 电子伏。蒸发源有三种类型。①电阻加热源用难熔金属如钨、钽制成舟箔或丝状,通以电流,加热在它上方的或置于坩埚中的蒸发物质,电阻加热源主要用于蒸发Cd、Pb、Ag、Al、Cu、 Cr、Au、M等材料。②高频感应加热源用高频感应电流加热坩埚和蒸发物质。③电子束加热源适用于蒸发温度较高的材料,即用电子束轰击材料使其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阻蒸发镀膜机的改进结构,包括工件架底座(1),所述工件架底座(1)上设有蒸发电极杆支架(4),所述蒸发电极杆支架(4)之间连接有蒸发电极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电极杆支架(4)上转动连接有上挡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强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胡永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