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1869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蒸发电极,解决已有蒸发电极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便的问题。由两平行的电极棒(1)与若干钨丝(5)组成,两电极棒(1)上有一、一对应的圆弧槽(6)与导电杆(2)仿形,有与导电杆仿形的带圆弧槽的扣件(3)包容导电杆(2)并通过螺钉将导电杆固定在电极棒上,若干导电杆平行布置,导电杆(2)的一端或两端有盲孔与蝶形螺钉(4)螺纹配合,盲孔壁有穿孔与钨丝(5)的端部连接,蝶形螺钉(4)压紧钨丝端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真空镀膜机中电阻加热式蒸发源的电极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电阻加热式蒸发源是利用发热体通电后,产生高温,使膜材熔化并蒸发的装 置,现有的蒸发电极通过很多分离的固定环和螺栓固定在电极棒上,结构复杂,安装、 使用、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灵活,安装维护方便的蒸发电 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蒸发电极,由两平行的电极棒1与若干钨丝5组成,两电极棒1上有 一、一对应的圆弧槽6与导电杆2仿形,有与导电杆仿形的带圆弧槽的扣件3包容导电杆 2并通过螺钉将导电杆固定在电极棒上,若干导电杆平行布置,导电杆2的一端或两端有 盲孔与蝶形螺钉4螺纹配合,盲孔壁有穿孔与钨丝5的端部连接,蝶形螺钉4压紧钨丝端 部。电极棒1两端各有三个导电杆的长度较其它位置的导电杆长。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用蝶形螺钉4将钨丝5压紧在导电杆2上,操作简单,结构可靠。2.导电杆2两端结构一样,可以在两端同时都安装钨丝5,增加蒸镀膜厚度。3.钨丝5间距不需人工调整保证,在电极棒1上按合理间距加工安装导电杆2的 圆弧槽6,节省每次维护保养后调整间距的时间4.导电杆2安装在电极棒1的圆弧槽内6,位置前后可以调整,满足多种蒸镀工 艺的需要。5.每套蒸发电极上下三组导电杆2的长度比中间位置导电杆长,可以使蒸镀工件 膜厚更加均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4为图2的局部视图B。图5为图2的局部视图C。具体实施方式蒸发电极的 两平行的电极棒1上有一一对应的若干圆弧槽6与导电杆2仿形,扣 件3通过螺钉将导电杆2固定在电极棒1上。导电杆2的一端或两端有盲孔与蝶形螺钉 4螺纹配合,盲孔壁上有孔穿过钨丝5的端部,蝶形螺钉将钨丝5与导电杆2固定。蒸发电极上、下三组导电杆较中间位置的导电杆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蒸发电极,其特征在于由两平行的电极棒(1)与若干钨丝(5)组成,两电极棒(1)上有一、一对应的圆弧槽(6)与导电杆(2)仿形,有与导电杆仿形的带圆弧槽的扣件(3)包容导电杆(2)并通过螺钉将导电杆固定在电极棒上,若干导电杆平行布置,导电杆(2)的一端或两端有盲孔与蝶形螺钉(4)螺纹配合,盲孔壁有穿孔与钨丝(5)的端部连接,蝶形螺钉(4)压紧钨丝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蒸发电极,其特征在于由两平行的电极棒(1)与若干钨丝(5)组成,两电极棒(1) 上有一、一对应的圆弧槽(6)与导电杆(2)仿形,有与导电杆仿形的带圆弧槽的扣件(3) 包容导电杆(2)并通过螺钉将导电杆固定在电极棒上,若干导电杆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姜玉伦段晓英程锐
申请(专利权)人:爱发科东方真空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