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配备前轮独立悬架的转向桥总成。
技术介绍
为改善汽车产品的乘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现代汽车,特别是微、小型汽车大都配置有前轮独立悬架的前桥装置。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一种方式是采用螺旋弹簧或扭杆弹簧和减振器同时装在下臂和上臂上的结构。上、下摆臂通过球头销与车架和主销绞接实现悬架的上、下位移和转向。另一种方式也有采用横置板簧直接代替下摆臂绞接在主销上的结构如农用汽车前轮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中国专利号98200331.5)。采用第一种结构,结构复杂,对车身安装精度要求高且球头处的衬套容易磨损,维修复杂且成本高。采用第二种结构,前轮导向精度不高且纵向钢度较弱,前轮易摆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桥,它要解决的是具有横置板簧独立悬挂的转向轿机动车转向桥前轮导向精度不高且纵向钢度较弱,前轮易摆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汽车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桥的结构及连接当中包含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即车架下部横置连接有板簧的一端,该车架的上部通过上摆臂与转向支柱上端的连接座铰接,所述转向支柱外通过轴承套装有转轴筒,该转轴筒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桥,它的车架(1)下部横置连接有板簧(19)的一端,该车架(1)的上部通过上摆臂(3)与转向支柱(13)上端的连接座(8)铰接,所述转向支柱(13)外通过轴承(12)套装有转轴筒(10),该转轴筒(10)的一侧通过轴承(24)与车轮安装座(11)连接,所述转轴筒(10)还通过铰接头(9)与一端装在所述车架(1)上的转向拉杆(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下部通过铰接轴(20)连接有下摆臂(18)的一端,该下摆臂(1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4)与所述转向支柱(13)下端的连接座(15)连接,在下摆臂(18)上还通过铰接轴(16)与一个摇臂 ...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桥,它的车架(1)下部横置连接有板簧(19)的一端,该车架(1)的上部通过上摆臂(3)与转向支柱(13)上端的连接座(8)铰接,所述转向支柱(13)外通过轴承(12)套装有转轴筒(10),该转轴筒(10)的一侧通过轴承(24)与车轮安装座(11)连接,所述转轴筒(10)还通过铰接头(9)与一端装在所述车架(1)上的转向拉杆(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下部通过铰接轴(20)连接有下摆臂(18)的一端,该下摆臂(1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4)与所述转向支柱(13)下端的连接座(15)连接,在下摆臂(18)上还通过铰接轴(16)与一个摇臂(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刚,周代梁,韦树成,秦路生,李智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