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性材料的极性控制生长,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金属源化学气相沉积 (MVPE)技术制备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锌是一种极性半导体,其极性面分别是(0001)和(000-1),前者也称锌面或 +c面,后者也称氧面或-C面。极性半导体的外延层如果沿着不同的极性方向生长,得到的材料性质,特别是表面性质往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氧化锌异质外延的极性控制主要是在MBE上通过衬底预处理或缓冲层实现的,而很少有关于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MVPE技术制备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方法。( 二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对生长有氧化锌膜的蓝宝石衬底进行降温;去掉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膜;以及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进行第二次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其中,在降温过程中进行原位退火处理得到的是锌极性,进行直接快速降温得到的是氧极性。上述方案中,所述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包括生长时,衬底温度为795°C,锌舟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金属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对生长有氧化锌膜的蓝宝石衬底进行降温;去掉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膜;以及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进行第二次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其中,在降温过程中进行原位退火处理得到的是锌极性,进行直接快速降温得到的是氧极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金属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膜; 对生长有氧化锌膜的蓝宝石衬底进行降温; 去掉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膜;以及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进行第二次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其中,在降温过程中进行原位退火处理得到的是锌极性,进行直接快速降温得到的是氧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金属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极性可控氧化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一层氧化锌膜,包括生长时,衬底温度为795°C,锌舟温度为720°C,H20鼓泡瓶温度50°C ;生长开始时,Si比 H2O先通入30秒;气体流量为 和H2O载气分别为0. 4和3L/min,总流量9. 4L/min ;在该条件下,生长速率约为120-140 μ m/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金属源化学气相沉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段垚,崔军朋,曾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