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世琼专利>正文

无烟炙条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82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灸疗中的无烟灸条及其制备工艺。以人参、苍术、当归、赤芍、川芎、乳香、附子、干姜、肉桂、羌活、独活、细辛、丁香、川椒为组分配料,并与将艾叶加工除去有烟成分后所得无烟灸料相混合,加入赋型剂予以调和,即可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燃烧烟雾少,污染环境程度小,对肺和支气管影响小,给患者能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组分配比合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治疗和保健效果好,且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针灸治疗中用的无烟灸条及制备工艺。灸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并经临床验证,已成为治疗疾病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最早使用可见于两千多年前,对此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医学帛书》已有明确记载,其中提出“灸能强食产肉”,即艾灸能够增加食欲,强壮身体。随着我国医学家不断研究,又证实艾灸不仅能强身保健,且能有病早治、无病先防,进一步实验也证明,艾灸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调节性激素等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疗效。传统的艾灸是将艾叶研绒以后,做成不同规格的艾条或艾炷来用于针灸,其燃烧起来烟雾较大,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的呼吸道很大的刺激,给患者不能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艾叶中有害烟雾成分、使用燃烧烟雾少、对人体刺激影响小、具有保健功能且使用方便的无烟灸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流程短的所述无烟灸条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无烟灸条,由将艾叶经过常规方法除去烟雾成分后所得的无烟灸料与配料按(4-6)∶1的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药料由按以下重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人参8-10%苍术5-7%当归5-7%赤芍8-10%川芎5-7%乳香5-7%附子15-20%干姜5-7%肉桂3-5%羌活5-10%独活5-10%细辛5-7%丁香3-5%川椒3-5%无烟灸条的制备工艺为(1)将艾叶经过传统加工处理,以除去其中产生烟雾的成分,制成无烟灸料;(2)将配料中的组分按所述的配比混合,研磨至细末;(3)将(1)中制备的无烟灸料和(2)中混合物细末配比,加入粘和剂食用纤维素CMC予以调和,然后即可制作无烟灸条。本专利技术的药效理论如下本专利技术中,艾叶为其主要成分。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容易燃烧,而且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温经通络、防病保健的治疗作用。不过,由于它燃烧起来烟雾较大,必须经过特殊加工。人参大补原气;苍术健脾燥湿;当归、赤芍、川芎、乳香补血活血,行气止痛;附子、干姜、肉桂益火壮阳,散寒止痛,温通经络;羌活、独活、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丁香、川椒气味芳香,有透皮作用。全方配合,共达益气补血,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健脾除湿,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和强身保健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传统有烟灸条改为无烟灸条,将艾叶经过传统特殊加工处理,去除其中有害的烟雾成分,保留其有效治疗成分,这样使用燃烧时烟雾较少,不会污染环境、对肺和支气管影响甚小,给患者能提供较好治疗环境。且辅以强身保健、防病治病的中药成分,因此不但具一般灸条的温热刺激,也有中药的补益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血脂。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便于推行。本专利技术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动物实验如下选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无烟灸(本专利技术)治疗组,有烟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三组动物饲养条件相同。对空白对照组小鼠除每天抓取刺激一次外,不作任何处理。在有通风设备、体积相同的容器里,对有烟灸对照组和无烟灸治疗组分别用有烟灸条(市售苏州华佗针灸有限公司产)和无烟灸条悬灸神阙穴10分钟,每天定时艾灸一次。15天后,处死全部小鼠,取血测定其细胞吞噬率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成转换率。并分别取其肺和支气管、用4%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测定有关结果如下实验结果比较(X±S)分组 无烟灸治疗组(%) 有烟灸治疗组(%) 空白对照组 备注吞噬率 84.07±15.892577.05±6.7315 62.00±9.6021 *花环形成率 42.79±4.4198 45.95±5.7074 55.13±5.2060 ***①1∶2 t=2.9152 p<0.01**①1∶2 t=4.9111 p<0.001②1∶3 t=7.6316 p<0.001 ②1∶3 t=7.5841 p<0.001结果表明,细胞吞噬率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成转换率方面,无烟灸治疗组明显优于有烟灸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性差异。本实验中还对肺和支气管病理功能予以观察,发现有烟灸对照组小鼠肺间质静脉充血,尤其是小支气管旁静脉明显,而无烟灸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小鼠肺和支气管静脉无充血现象。本专利技术在临床应用效果统计结果如下病 症 胃痛 呕吐腹泻 易感 痹症 小儿遗尿 疮疡 合计(%)N 21 25 3616 62 106(100)痊 愈 15 19 258 5274(69.8)有 效 6 6 106 1029(27.4)无 效 0 0 1 2 00 3(2.8)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总有效率为97.2%,其中胃痛、呕吐腹泻、小儿遗尿、疮疡初起的有效率为100%。本专利技术还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 配料为人参8% 苍术6% 当归7% 赤芍10% 川芎5%乳香5.5% 附子18% 干姜6.5% 肉桂4% 羌活8% 独活7% 细辛6.5%丁香4% 川椒4.5% 制备工艺为(1)将艾叶经过传统加工处理,以除去其中产生烟雾的成分,制成无烟灸料;(2)将配料中组分按所述的配比混合,研磨至细末;(3)将(1)中制备的无烟灸料和(2)中混合物细末按5∶1重量配比,加入赋型剂食用纤维素CMC予以调和,然后即可制作无烟灸条。实施例二 配料为人参9% 苍术7% 当归6% 赤芍9% 川芎6%乳香5% 附子17% 干姜6% 肉桂5% 羌活10% 独活6% 细辛5.5%丁香4.5% 川椒4%和无烟灸料重量配比为1∶4、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 配料为人参8.5% 苍术5.5% 当归7% 赤芍8% 川芎7%乳香6% 附子19% 干姜5% 肉桂4.5% 羌活9% 独活8% 细辛6%丁香3% 川椒3.5%和无烟灸重量料配比为1∶5、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 配料为人参10% 苍术5% 当归5.5% 赤芍8.5% 川芎6%乳香6.5% 附子20% 干姜5.5% 肉桂5% 羌活7% 独活9% 细辛5%丁香4% 川椒3%和无烟灸料重量配比为1∶6、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五 配料为人参9% 苍术6.5% 当归6.5% 赤芍8% 川芎6%乳香7% 附子16% 干姜7% 肉桂3.5% 羌活6% 独活8% 细辛7%丁香5% 川椒4.5%和无烟灸料重量配比为1∶5、制备与实施例一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无烟灸条,其特征是由将艾叶经过常规方法除去烟雾成分后所得的无烟灸料与药料按(4-6)∶1的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灸条,其特征是配料由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人参8-10%苍术5-7%当归5-7%赤芍8-10%川芎5-7%乳香5-7%附子15-20%干姜5-7%肉桂3-5%羌活5-10%独活5-10%细辛5-7%丁香3-5%川椒3-5%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灸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艾叶经过传统加工处理,以除去其中产生烟雾的成分,制成无烟灸料;(2)将药料中组分按所述的配比混合,研磨至细末;(3)将(1)中制备的无烟灸料和(2)中混合物配料细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烟灸条,其特征是由将艾叶经过常规方法除去烟雾成分后所得的无烟灸料与药料按(4-6)∶1的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文郁刘世琼
申请(专利权)人:刘世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