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裕龙专利>正文

预先设定体外反搏装置中反搏囊袋工作压力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7608 阅读:19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单、可靠、宜于推广应用、反搏疗效更稳定的体外反搏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设定反搏囊袋的工作介质充填压力,使得反搏装置在反搏过程中对使用者肢体的作用力能够预先设定,同时可以排除所有无效的充气空间,不论使用者的肢体胖瘦或者反搏囊袋捆绑时的松紧程度,压力总是一致的,保证了体外反搏疗效的一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体外反搏装置的控制方法完全不需要传统方案中的空气压缩机以及配套的大流量电磁阀,大幅度节省了成本,系统效率大为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领域体外反搏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改进。
技术介绍
体外反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自然的、廉价的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方法之一。体外反搏概念1952年开始于美国。哈佛大学的Soroff,Birtwell等研制出了第一台水压体外反搏装置,该装置利用包裹下肢的水囊,通过水压挤压下肢,增加静脉回流及冠状动脉灌流。尽管这一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心肌梗塞病人的病死率,但同期发展起来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体外反搏的发展没有受到重视,第一代体外反搏装置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七十年代Cohen等人提出了序贯式体外反搏方法,并据此推出了序贯式体外反搏装置,在人体四肢设置气囊,利用心电触发,先小腿、前臂,后大腿、上臂序贯加压逐段驱动血液回返,但由于力学设计不合理,未取得良好的效果。1978年,中国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的郑振声教授等人设计了小腿、大腿及臀部的三级序贯的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Enhance ExternalCounterpulsation,EECP),在国内临床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992年增强型体外反搏器获得了美国食品药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外反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压力设定步骤:(a)将包绕在使用者肢体(12)上的反搏囊袋(6)分成工作囊袋(7)和填充囊袋(8)两个部份;(b)首先对各个工作囊袋(7)进行工作介质 充填,填充量等于预先设定的工作容量;(c)然后对各个填充囊袋(8)进行工作介质充填,直至各个填充囊袋(8)都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力;(2)正常工作步骤:控制系统根据心率信号,按照反搏治疗要求控制各个工作囊袋(7)对使用者肢体(1 2)进行“放松-收紧”的循环反复过程,从而实现体外反搏的临床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裕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31日 07:18
    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生产岗位、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等对人产生的压力,此外还有同名图书《工作压力》。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