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7947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03:00
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包括球囊部分和管路部分,球囊部分包括液体囊、气体囊和三腔管,液体囊和气体囊固定在三腔管上,液体囊包裹气体囊,三腔管管壁上开有两个侧孔,使充液腔与液体囊连通,充气腔与气体囊连通;侧孔处包覆薄壁管,可实现腔体与球囊内液体或气体的单向流通。管路部分包括外套膜、接头和导管,三腔管末端通过接头与导管连接,球囊部分与接头和导管相通。本装置的优点是利用双球囊内填充物的不同来降低整个球囊的重量并且不影响球囊体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患者胃下垂和由于单囊渗漏或破裂引起肠梗阻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是一种胃镜辅助的胃减容装置。
技术介绍
植入胃减容球囊作为物理治疗肥胖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原理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球囊占据了胃内空间,减少了胃的容量,使患者少量进食即产生饱胀感,从而通过控制进食量达到控制和改善体重的目的。但是目前使用的减肥球囊均为单纯以生理盐水等液体为填充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球囊填充物质量较大等原因,部份患者会出现胃下垂、胃部不适等症状,影响患者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另外,目前使用的减肥球囊均为单层球囊,存在着球囊破裂后进入肠道造成肠梗阻的风险;同时由于填充液的充入量较大,在球囊取出时,也会造成填充液的抽取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胃减容球囊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胃下垂和胃部不适及球囊破裂造成肠梗阻等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包括球囊部分和管路部分,球囊部分包括液体囊(1)、气体囊(2)和三腔管(3),管路部分包括外套膜(11)、接头(12)、导管(13),所述液体囊(1)包裹气体囊(2),三腔管(3)末端通过接头(12)与导管(13)连接,球囊部分与接头(12)和导管(13)相通。所述三腔管(3)由高分子材料制成,3个管腔分别为充液腔(6)、充气腔(8)以及导丝腔(7)。所述液体囊(1)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壁厚0.2~1mm;气体囊(2)由硅橡胶或者其他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壁厚0.2~1mm。所述液体囊(1)和气体囊(2)固定在三腔管(3)上,三腔管(3)管壁上开有两个侧孔(9),使充液腔(6)与液体囊(1)连通,充气腔(8)与气体囊(2)连通;侧孔(9)处包覆有弹性良好的薄壁管(4),薄壁管(4)的一端与三腔管(3)粘结,其余部分紧紧包围管壁,可以实现腔体与球囊内液体或气体的单向流通。所述三腔管(3)的末端设有止逆塞(10),采用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植入胃减容球时可以对接头起到防脱作用;植入后止逆塞(10)的缝隙可自动闭合,防止三腔管内充液腔或充气腔的液体或气体流出。所述三腔管(3)的前端进行圆滑处理,充气腔(6)和充液腔(8)前端被封堵,导丝腔(7)前端未封堵,保持敞开状态,末端通过止逆塞(10)可与接头(12)的中心孔对接。在所述止逆塞(10)的外周安装有取出环(5),该环为柔性细线,优选医用缝合线,利用该环可方便地取出球囊。所述管路部分,接头(12)前端为两个分叉的塔状插接头,可从三腔管(3)末端插入,分别与充液腔(6)、充气腔(8)连通,接头的中央有中心孔,可容导丝通过;接头(12)的末端与导管(13)连接并相通。所述管路部分,导管(13)为三腔软管,其尺寸、结构与球囊部分三腔管(3)的三个对应腔道相同,并可通过接头分别连通;导管的末端,还分别有充液管(14)、充液座(15)与充液腔连通,充气管(16)、充气座(17)与充气腔连通。所述管路部分,外套膜(11)是一个柔软的薄壁管,由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硅橡胶材料,薄壁管(11)一端收口与导管(13)前端粘结,其余部分平直,壁厚0.2~1mm,外套膜沿纵向均布4~8个切口,切口长2~6mm。使用前的胃减容装置以预装的形式提供,预装状态的球囊部分被抽空,沿三腔管(3)折叠整齐呈细长条状,接头(12)与三腔管末端插接,外套膜紧紧包裹住球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改变气体囊和液体囊的体积,可以调整整个球囊的比重,在不影响球囊体积的前提下改变球囊的重量,减轻球囊对胃壁的压迫,降低引起胃下垂的隐患;双球囊设计可以避免万一出现单层球囊破裂造成肠梗阻的风险;设计有导丝腔使球囊推送方便;设计有取出环使球囊易于取出。附图说明图1双囊型球囊的构造图。图2管路部分示意图。图3预装的胃减容装置示意图。图4球囊与接头连接示意图。图中:1.液体囊,2.气体囊,3.三腔管,4.薄壁管,5.取出环,6.充液腔,7.导丝腔,8.充气腔,9.侧孔,10.止逆塞,11.外套膜,12.接头,13.导管,14.充液管,15.充液座,16.充气管,17.充气座,A.球囊部分,B.管路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专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包括球囊部分和管路部分。球囊部分如图1所示,球囊部分包括液体囊(1)、气体囊(2)和三腔管(3)。液体囊(1)和气体囊(2)固定在三腔管(3)上,液体囊(1)包裹着气体囊(2)。液体囊(1)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壁厚0.2~1mm;气体囊(2)由硅橡胶或者其他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壁厚0.2~1mm。液体囊(1)和气体囊(2)可通过注入量的不同来改变二者的体积。三腔管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三腔管(3)的3个管腔分别为充液腔(6)、充气腔(8)以及导丝腔(7)。三腔管(3)管壁上开有两个侧孔(9),通过侧孔(9),两个球囊分别与充液腔(6)、充气腔(8)连通;三腔管的侧孔处包覆有弹性良好的薄壁管(4),薄壁管(4)的一端与三腔管(3)粘结,其余部分紧紧包围住三腔管管壁,可以实现腔体与球囊内液体或气体的单向流通。三腔管(3)的末端设有止逆塞(10),采用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在植入胃减容球时可以对接头起到防脱作用;植入后止逆塞(10)的缝隙可自动闭合,防止三腔管(3)内充液腔或充气腔的液体或气体流出三腔管。在止逆塞(10)的外周安装有取出环(5),该环为柔性细线(医用缝合线),利用该环可方便地将球囊取出。三腔管(3)的前端进行圆滑处理,除导丝腔外,充气腔和充液腔被封堵。管路部分如图2所示,管路部分包括外套膜(11)、接头(12)、导管(13)、充液管(14)、充液座(15)、充气管(16)、充气座(17)。接头前端的两个分叉为插接头,设计成塔状结构,与三腔管末端止逆塞(10)插接,分别与充液腔(6)、充气腔(8)连通,接头的中央有中心孔,可容导丝通过;接头的末端与导管连接。导管为三腔软管,导管的三个腔道的尺寸、结构与球囊部分三腔管的三个对应腔道相同,并通过接头分别连通;导管的末端,充液管、充液座与充液腔连通,充气管、充气座与充气腔连通。外套膜(11)是一个柔软的薄壁管,由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硅橡胶材料,一端收口与导管(13)前端粘结,其余部分平直,壁厚0.2~1mm,外套膜沿纵向均布4~8个切口,切口长2~6mm。双囊型胃减容装置使用前的预装状态如图3所示,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包括球囊和管路两个部分组成,预装状态的球囊被抽空、沿三腔管折叠整齐呈细长条状,接头与三腔管末端插接,外套膜紧紧包裹住球囊。临床使用时,通过胃镜将导丝送入患者胃内,然后退出胃镜使导丝前端留在胃部;导丝尾端穿入球囊导丝腔(7),通过接头(12)从导管(13)的导丝腔穿出,然后在导丝的引导下把胃减容装置推送至胃内,确认球囊部分到达预定位置后,用注射器从充气座(17)向气体囊(1)充入定量气体,使气体囊充盈;然后用注射器从充液座(15)向液体囊(2)充入液体,使液体囊不断充盈膨胀达到所需的体积;球囊膨胀的时候会将外套膜(11)胀破,使球囊从外套膜中脱出(见图4),轻拉导管(13),接头(12)与球囊脱离开,继续抽拉导管, 将导丝、导管连同破的外套膜等全部管路部分通过食道从患者胃内抽拉出来。一般,球囊在胃内放置3~6月。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部分和管路部分,所述球囊部分包括液体囊(1)、气体囊(2)和三腔管(3),所述管路部分包括外套膜(11)、接头(12)和导管(13);所述液体囊(1)包裹气体囊(2),三腔管(3)末端通过接头(12)与导管(13)连接,球囊部分与接头(12)和导管(1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部分和管路部分,所述球囊部分包括液体囊(1)、气体囊(2)和三腔管(3),所述管路部分包括外套膜(11)、接头(12)和导管(13);所述液体囊(1)包裹气体囊(2),三腔管(3)末端通过接头(12)与导管(13)连接,球囊部分与接头(12)和导管(13)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管(3)由高分子材料制成,3个管腔分别为充液腔(6)、充气腔(8)以及导丝腔(7)。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部分,液体囊(1)和气体囊(2)固定在三腔管(3)上;三腔管(3)管壁上开有两个侧孔(9),使充液腔(6)与液体囊(1)连通,充气腔(8)与气体囊(2)连通;侧孔(9)处包覆有薄壁管(4),薄壁管(4)的一端与三腔管(3)粘结,其余部分包围管壁;三腔管(3)的末端设有止逆塞(10),止逆塞(10)的外周安装有取出环(5);充气腔(6)和充液腔(8)前端被封堵,导丝腔(7)前端未封堵。4.如权利要求1和3任一所述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囊(1)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壁厚0.2~1mm;气体囊(2)由硅橡胶或者其他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壁厚0.2~1mm,止逆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永孔令斌李文明史文红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