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328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突装置,其中的翼板通过翻转的方式对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封闭,所以即便是胶筒需要膨胀较大的尺寸,翼板也能够对其进行两端进行遮盖和支撑,适用于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较大的场合。同时,由于胶筒能够实现较大尺寸的径向膨胀,因此在将安装有本防突装置的封隔器下放入井筒时,能够保证胶筒与井筒内表面存在较大的间隙,使封隔器更容易下放至井筒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井筒中的防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对井筒进行封堵。封堵时采用封隔器,胶筒套设在管状件上,胶筒随管状件下放置井下需封堵的位置。通过挤压部件对胶筒的两端施压,胶筒受压径向膨胀从而密封结合于井筒内表面,完成坐封,从而实现密封和分隔的目的。在胶筒径向膨胀后,胶筒外径大于挤压部件的外径,挤压部件无法有效支撑胶筒,部分橡胶会从挤压部件和井筒内表面之间流出,导致胶筒容易破裂,同时影响封隔性能。当前,主要利用碗状的防突件包裹胶筒两端来改善上述问题。碗状的防突件随着胶筒膨胀而产生形变,在胶筒密封结合于井筒内表面后,防突件遮盖胶筒两端,从而防止橡胶流出。然而,现有的防突方法,存在胶筒径向膨胀尺寸小,封隔器不易从井筒中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突装置,其具备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并封闭挤压环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翼板。翼板对胶筒两端进行支撑,避免橡胶流出。该防突装置不影响胶筒的膨胀尺寸。同时,胶筒可以复原,从而便于将安装有该防突装置的封隔器从井筒中取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防突装置,用于装配在管状件的外表面和井筒的内表面限定的环状空间内。防突装置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翼板。本体滑动的套设于管状件上。多个翼板设置在本体的一端,多个翼板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至封闭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在使用时,两个防突装置相对的套设在管状件上。胶筒套设在管状件上并位于两个防突装置之间。防突装置上的翼板靠近胶筒的端面。外部的压力作用在防突装置的本体上。两个防突装置相互靠近,并挤压胶筒。胶筒的轴向长度缩短,径向膨胀,直至胶筒的外圆面密封的贴合在井筒的内表面,完成坐封,从而实现密封和分隔的目的。在胶筒膨胀过程中,翼板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至封闭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胶筒径向范围上超过防突装置的本体的部分被翼板阻挡,从而避免在高压下,橡胶从本体与井筒内表面之间流出。由于翼板通过翻转的方式对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封闭,所以即便是胶筒需要膨胀较大的尺寸,翼板也能够对其进行两端进行遮盖和支撑,适用于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较大的场合。同时,由于胶筒能够实现较大尺寸的径向膨胀,因此在将安装有本防突装置的封隔器下放入井筒时,能够保证胶筒与井筒内表面存在较大的间隙,使封隔器更容易下放至井筒中。现有的利用碗状的防突件进行防突的方法中,在碗状的防突件随胶筒变形后,碗状的防突件无法复原,导致胶筒无法复原。胶筒持续的密封结合于井筒内表面,导致封隔器难以从井筒中取出。本防突装置,在外部的压力消失后,胶筒内部的应力使胶筒具备轴向复原的趋势。在胶筒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胶筒的两端推动位于其两端的防突装置相互远离,胶筒的轴向尺寸增大,径向尺寸缩小,胶筒脱离井筒的内表面。如此,使得安装有本防突装置的封隔器容易被从井筒中取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体包括挤压环和承压环。挤压环和承压环可滑动地套设于管状件上,翼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枢接在挤压环上。翼板的翻转由挤压环和承压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翼板的上表面抵靠在承压环的外周面上,在挤压环和承压环相互靠近时,承压环带动翼板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翼板与挤压环的枢接位置处,设置有使翼板的上表面抵靠在承压环的外周面上的扭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多个固定在承压环上的推杆,推杆通过开设在翼板上表面的滑动槽与翼板可滑动地连接。滑动槽的中轴线与管状件的轴线相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限位件和连杆。限位件可轴向滑动地设置于管状件上,限位件位于挤压环和承压环之间。多个连杆和多个翼板绕管状件的轴线均匀布置。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翼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承压环上。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挤压环和承压环接触时,翼板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至封闭挤压环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限位件为套设在管状件上的限位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挤压环和承压环之间,使挤压环和承压环相互远离的弹性复位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为套设于管状件上的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翼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内翼板和外翼板,内翼板和外翼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均枢接在挤压环上,内翼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搭接在与之相邻的两个外翼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上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翼板位于封闭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时,翼板与管状件的轴线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翼板位于封闭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时,翼板的下表面与挤压环的下表平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内翼板下表面具有凸出部,凸出部与外翼板的厚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多个围绕管状件布置的限位条,限位条可滑动地设置在管状件外表面开设的滑槽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于翼板通过翻转的方式对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封闭,所以即便是胶筒需要膨胀较大的尺寸,翼板也能够对其进行两端进行遮盖和支撑,适用于本体与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较大的场合。同时,由于胶筒能够实现较大尺寸的径向膨胀,因此在将安装有本防突装置的封隔器下放入井筒时,能够保证胶筒与井筒内表面存在较大的间隙,使封隔器更容易下放至井筒中。在外部的压力消失后,胶筒内部的应力使胶筒具备轴向复原的趋势。在胶筒内部应力的作用下,胶筒的两端推动位于其两端的防突装置相互远离,胶筒的轴向尺寸增大,径向尺寸缩小,胶筒脱离井筒的内表面。如此,使得安装有本防突装置的封隔器容易被从井筒中取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封隔器中胶筒处的坐封状态图;图5为封隔器中胶筒处的自然状态图;图6为封隔器中胶筒处的自然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封隔器中胶筒处的坐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处放大图;图9为限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一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一种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二种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图A;图13为第二种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图B;图14为第二种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图A;图15为第二种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图B;图16为第二种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图C;图17为防突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防突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19为防突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防突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00-防突装置,110-挤压环,111-挤压盖,112-挤压座,113-第一开口,114-第二开口,115-下销轴,120-限位件,130-承压环,131-承压盖,132-承压坐,133-第三开口,134-第四开口,135-上销轴,140-连杆,150-翼板,151-第一枢接耳,152-第二枢接耳,153-连接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在管状件的外表面和井筒的内表面限定的环状空间内;所述防突装置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翼板;所述本体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管状件上;多个所述翼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多个所述翼板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至封闭所述本体与所述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在管状件的外表面和井筒的内表面限定的环状空间内;所述防突装置包括环状的本体以及翼板;所述本体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管状件上;多个所述翼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多个所述翼板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至封闭所述本体与所述井筒的内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的位置;所述本体包括挤压环和承压环;所述挤压环和所述承压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管状件上,所述翼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枢接在所述挤压环上;所述翼板的翻转由所述挤压环和所述承压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承压环的外周面上,在所述挤压环和所述承压环相互靠近时,所述承压环带动所述翼板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与所述挤压环的枢接位置处,设置有使所述翼板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承压环的外周面上的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承压环上的推杆,所述推杆通过开设在所述翼板上表面的滑动槽与所述翼板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动槽的中轴线与所述管状件的轴线相交。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伟雷鸿翔袁圣桐李果林陈检罗献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