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晨专利>正文

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1927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针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及装置。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用于储存药液的软囊、能够机械往复振动的微喷微针单元、固定单元和控制器;所述软囊的一侧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的膜片粘合连接,所述软囊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单元粘合连接,所述微喷微针单元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药液的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够精确控制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做机械往复振动使皮肤角质层产生多处微孔,有利于药液渗透于皮肤表皮;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实现了药液更换安全无污染,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针透皮给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微针,一种类似注射针头的微米级空心或实心针,用单晶硅材料、金属或高分子聚合物制作而成,直径在30~80μm,长度100-1000μm。它可以恰好穿过角质层而不触及痛觉神经,在起到促渗作用的同时又不引起痛感和皮肤损伤。近年来,微针给药方式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目前,微针装置还存在一些缺点:缺点之一,活性药物是涂抹在微针装置的微针表面上,微针只包裹了少量的药物,穿刺皮肤给药时,作用的持续性不够,无法进行长时间透皮给药;缺点之二,微针刺破皮肤表皮之后,因为皮肤表皮的自我修复,经过一段较短的时间,皮肤表皮被刺处修复,通道关闭,表面贴敷的药物无法实现长时间的缓慢渗透释放。针对上述缺点,也有相关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但仍然存在缺点。缺点之一,药物需事先密封入存储腔,药液需要从存储腔经导管输送到透皮给药装置后实现透皮给药,导管粗则笨拙,计量不精,细则易堵,产生气隔给药误差严重;缺点之二,药物的给药量由存储腔容积压缩来实现,计量精度不高;缺点之三,存储腔一次性使用,药物用完更换安装复杂;缺点之四,长期皮下埋针注射,疼痛不适。缺点之五,没有给药装置,只是一个辅助药物透皮的装置,无法独立使用。缺点之六,没有可穿戴固定单元,不能按医嘱设置给药剂量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够精确控制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做机械往复振动使皮肤角质层产生多处微孔,有利于药液渗透于皮肤表皮;并且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中微喷微针单元、软囊单元、固定单元是一个整体部件,为一次性耗材,以药囊存储药液用尽为一个使用周期,用后即可更换,实现了药液更换安全无污染,操作使用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用于储存药液的软囊、与皮肤接触的能够机械往复振动的微喷微针单元、固定单元和控制器;所述软囊的一侧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的膜片粘合连接,所述软囊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单元粘合连接,所述微喷微针单元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药液的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进一步地,所述微喷微针单元包括微喷和微针网格,所述微喷由具有微孔的膜片和环形的压电陶瓷片组成,所述微针网格采用刚性材料;所述微针网格的一侧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另一侧与皮肤接触,所述微针网格与皮肤接触的一侧布满微针;其中微针和网格同为一体且是一种材料所制,微针材质需要刚性材质才可以穿透表皮角质层而不易折断,故所述微针网格采用刚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微针网格为扁平状网筛,所述微针网格覆盖在环形压电陶瓷片中间的空心圆上。进一步地,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并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软囊为软质包囊,用于盛放液态药物,所述软囊的顶部包括一个软阀,所述软阀采用软质弹性材料。进一步地,将所述软囊通过一扇形密封线隔离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软囊的上部分为储药区,下部分为无用区,所述扇形密封线具有一圆弧部分。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密封线的底部为折线形状。进一步地,在软囊储药区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膜片连接一侧的软囊壁上开设一圆孔,所述圆孔的部分圆弧与所述扇形密封线的圆弧部分内切,所述圆孔与膜片上的微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为圆形,所述膜片的直径与压电陶瓷片的环形外圆的直径同,所述微孔设置在膜片不与环形压电陶瓷片接触的位置上,微孔的面积与微喷流量成正比函数关系,膜片为弹性薄片。进一步地,所述微针网格为扁平状网筛,在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环形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固定位置,每个固定位置的上方均安置有一所述微针网格。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所述给药方法采用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药液通过软阀装入软囊中储存,所述软囊中的药液能够与微喷微针单元的膜片上设置微孔的位置直接接触;步骤二:通过固定单元将软囊和微喷微针单元整体固定于皮肤表面;步骤三:控制器控制药液的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药液从软囊进入微喷微针单元,药液在膜片的微孔处喷出,穿过微针网格或直接喷向皮肤,透过微针网格刺破皮肤角质层,渗透进皮肤微毛细血管并进入体循环。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将药液经由软囊上的软阀注入软囊中。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输出精确脉冲频率,以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喷射精确剂量的药液。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输出精确脉冲频率,从而精确计量喷射的药液的剂量;所述控制器还能够输出变频信号以使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微喷微针单元的往复运动能够穿刺皮肤角质层,使喷射在皮肤表面的药液渗透进入皮肤。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固定单元为粘性医用胶布或其他可穿戴固定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APP连接,由操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设定给药模式,手机APP将所述给药模式转换为控制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实现振动透皮和合理给药功能。本专利技术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微喷微针单元可穿刺皮肤表皮角质层,喷出药物到皮肤,皮肤已被穿刺表皮角质层,使药物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受过效应及肠胃灭活,提高治疗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APP连接,由医生手机APP设定给药模式,实现了按照医嘱设定给药模式下长时间的持续给药,相较于现有的微针装置,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患者的用药顺应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微喷微针单元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突破了药物透过率低的限制,无痛、微创,且创伤可在停止给药后快速自我修复;4)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微喷微针单元、软囊单元、固定单元均为一次性耗材,以药囊存储药液用尽为一个使用周期,用后即可更换,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药液更换安全无污染,操作使用简单方便;5)本专利技术具有固定单元,方便患者实现药械可穿戴使用;6)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给药装置的软囊与微喷、微针合为一体,无需导管连接,易于附贴人体皮肤,实现药械可穿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装置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中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装置的正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软囊、2.微喷微针单元、3.固定单元、4.控制器、5.微喷、6.信号线、7.软阀、8.储药区、9.无用区、10.扇形密封线、11.膜片、12.压电陶瓷片、13.微孔、14.微针网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相反,本专利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用于储存药液的软囊(1)、与皮肤接触的能够机械往复振动的微喷微针单元(2)、固定单元(3)和控制器(4);所述软囊(1)的一侧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的膜片(11) 粘合连接,所述软囊(1)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单元(3) 粘合连接,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通过信号线(6)与所述控制器(4)连接,所述控制器(4)用于控制药液的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2)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用于储存药液的软囊(1)、与皮肤接触的能够机械往复振动的微喷微针单元(2)、固定单元(3)和控制器(4);所述软囊(1)的一侧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的膜片(11) 粘合连接,所述软囊(1)的另一侧与所述固定单元(3) 粘合连接,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通过信号线(6)与所述控制器(4)连接,所述控制器(4)用于控制药液的给药剂量以及控制微喷微针单元(2)在每次给药前进行机械往复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包括微喷(5)和微针网格(14),所述微喷(5)由具有微孔(13)的膜片(11)和环形的压电陶瓷片(12)组成,所述微针网格(14)采用刚性材料;所述微针网格(14)的一侧与所述压电陶瓷片(12)连接,另一侧与皮肤接触,所述微针网格(14)与皮肤接触的一侧布满微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网格(14)为扁平状网筛,所述微针网格(14)覆盖在环形压电陶瓷片(12)中间的空心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12)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一根信号线(6),并所述信号线(6)与所述控制器(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囊(1)为软质包囊,用于盛放液态药物,所述软囊(1)的顶部包括一个软阀(7),所述软阀采用软质弹性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软囊(1)通过一扇形密封线(10)隔离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软囊(1)的上部分为储药区(8),下部分为无用区(9),所述扇形密封线(10)具有一圆弧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密封线(10)的底部可为折线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软囊(1)储药区(8) 与所述微喷微针单元(2)膜片(11)连接一侧的软囊壁上开设一圆孔,所述圆孔的部分圆弧与所述扇形密封线(10)的圆弧部分内切,所述圆孔与膜片(11)上的微孔(13)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囊微喷式微针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1)为圆形,所述膜片(11)的直径与压电陶瓷片(12)的环形外圆的直径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晨
申请(专利权)人:唐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